[实用新型]高炉炉顶布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093.3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夏志煌;蔡炜;刘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炉顶 布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炉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布料器系统。
背景技术
布料器装配于高炉顶部,其主要功能包括装料入炉、使炉料在炉内合理分布以及密封炉顶。在布料器内部的炉顶旋转布料溜槽传动齿轮箱是极为重要的设备部件,其零部件加工工艺复杂、装配精度高,且是在重载、压力高、多粉尘、温度高的炉内工作。因此,炉顶旋转布料溜槽传动齿轮箱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座高炉的正常工作。为了保护这一重要设备部件,在布料器中设置了水冷及氮气密封、冷却结构。现有的布料器仅有简单的布料器内部环境温度检测、冷却水温检测及气压检测等。由于旋转体上的下回转支承、耳轴、蜗轮蜗杆机构及相关轴承等均随筒体旋转,无持续能量提供,现有技术不能安装监测装置,从而无法对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疲劳情况及润滑等进行监测。然而,这些零部件都是和溜槽直接相连,工况恶劣,容易出现故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器无法有效的预防溜槽故障的发生,安全性能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用于高炉炉顶布料系统,以克服因为布料器内部无法供电而不能监测其内部运行情况的问题,从而提高布料器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布料系统,布料器包括布料器壳体和壳体内侧的用于下料的旋转圆筒,在旋转圆筒的外壁外侧为水平支撑平台,该水平支撑平台上竖直设置倾动电机,在倾动电机的尾部设有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无线发送来自视频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测信号、来自智能检测设备的第二监测信号和表示倾动电机的运行参数的第三监测信号;布料器壳体内壁上装有滑触线;滑触线与滑触端活动连接,通过滑触端在滑触线上运动而给布料器壳体内部的电器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器装置包括频监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以及智能润滑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设置在旋转圆筒的外壁上,其设置角度能够覆盖布料器内部设备;所述视频监控设备产生表示所述运行情况的第一监测信号;在所述旋转圆筒或者所述布料器壳体上设置智能检测设备,所述智能检测设备从所述滑触线接收电能,并在上电时检测所述壳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和所述壳体内部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并产生表示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受力的第二监测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旋转圆筒与布料器旋转底座交接处设置电动智能润滑系统,所述电动智能润滑系统从所述滑触线接收电能,并在上电时设定加油频率和给油量,以对所述旋转圆筒上的轴承、齿轮和回转支承进行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料器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倾动电机尾部的电能转换系统,所述电能转换系统与所述滑触线相连,所述电能转换系统在上电时将滑触线上的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为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所述电动智能润滑系统、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和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受力采集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智能润滑系统包括温度油箱、电磁阀和硬件板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布料器通过转换布料器内部的滑触线上的电能,有效的为其内部的视频监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润滑设备提供电能,从而实现了对布料器内部零部件的受力情况、疲劳情况及润滑的实时监控,预防了故障发生,提高了布料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炉炉顶布料系统的结构图。
图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炉炉顶布料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信号发射装置;2-旋转圆筒;3-倾动电机;4-视频监控装置;5-智能检测装置;6-滑触线;7-布料器壳体;8-信号接收装置;9-智能润滑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元件和电路流程、方法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