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430.9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明;吕帅;陈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墨打印机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固体喷墨和液体喷墨两种(现在又以后者更为常见),而液体喷墨方式又可分为气泡式(canon 和hp)与液体压电式(epson)。气泡技术(bubble jet)是通过加热喷嘴,使墨水产生气泡,喷到打印介质上的,而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件墨盒在打印作业中,尤为重要。根据专利申请号 201220403790.4公布的基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进气口容易进灰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墨水出墨的速度以及流畅度都将大大降低,为人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同时在使用墨盒使用后在墨盒的底部会残留一些墨水,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主供墨室、通过隔板分开的备用供墨室与次供墨室,所述主供墨室下侧设有出墨口,上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一侧与外界相通,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次供墨室下表面设有V形挡块,所述活塞内部设有倾斜布置的流道,所述流道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所述主供墨室、备用供墨室与次供墨室的内侧底部均呈倾斜面,且远离漏孔一侧的高,靠近漏孔一侧的低,所述次供墨室上方的进气口上设有空气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45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供墨室、备用供墨室与次供墨室的内侧底部倾斜面的倾角相同或不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过滤网呈台阶形结构,且与进气口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进气口设置空气过滤网,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的进入,保证了墨室内墨水的清洁度,通过改变流道的形状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使得墨水出墨的速度以及流畅度得到提高,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设置将供墨室的底部设置为倾斜面使用墨盒使用后在墨盒的底部会残留墨水更少,这样就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供墨室;2.出墨口;3.滑道;4.活塞;5.流道;6.备用供墨室;7.次供墨室;8.挡块;9.空气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主供墨室1、通过隔板分开的备用供墨室6与次供墨室7,所述主供墨室1下侧设有出墨口2,上侧设有滑道3,所述滑道3一侧与外界相通,内部设有活塞4,所述次供墨室7下表面设有V形挡块8,将主供墨室1内的墨液逐渐减少后,活塞4在压差下逐步向右移动,直至与V形挡块8相贴合,此时流道5的入口与次供墨室7的出口相贴合。所述流道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45度,所述流道5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能够便于墨液流入主供墨室1内,通过改变流道5的形状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使得墨水出墨的速度以及流畅度得到提高,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所述主供墨室1、备用供墨室6与次供墨室7的内侧底部均呈倾斜面,且远离漏孔一侧的高,靠近漏孔一侧的低,便于墨液的流出,减少残留。所述主供墨室1、备用供墨室6与次供墨室7的内侧底部倾斜面的倾角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实际使用来选择,同时设置将供墨室的底部设置为倾斜面使用墨盒使用后在墨盒的底部会残留墨水更少,这样就使得墨液的利用率更高。所述次供墨室7上方的进气口上设有空气过滤网9,所述空气过滤网9呈台阶形结构,且与进气口为螺纹连接,这样便于对空气过滤网9的拆卸清理,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的进入,保证了墨室内墨水的清洁度,从而保证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站房智能电脑锁具
- 下一篇:基于目标特征的ISAR图像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