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950.X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苏维斌;张世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祥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护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护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康复护腕。
背景技术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运动员因为撞击导致腕部骨折的情况,目前对于上述受伤情况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先将骨折部位的骨头校正,然后采用弹性护腕包裹固定受伤部位,虽然弹性护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骨折部位的骨头再次错位,对于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1.弹性护腕仅仅依靠护腕面料自身的弹性固定受伤部位的骨头,固定效果不好,随着受伤部位的运动,校正好的骨头还是有较大可能性再次错位。2.现有弹性护腕内不含有促进受伤部位康复的药物,需要先在骨折部位涂上康复药膏,然后再套上护腕,如此一来每次换药时都要先将将骨折部位的药膏清洗干净然后再次涂上药膏,在清洗和换涂药膏时可能会再次伤到骨折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护腕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地固定骨折部位、上药及换药非常方便同时还能避免换药过程中骨折部位再次受伤的康复护腕,进一步该康复护腕还能防止外部力量对骨折受伤部位的再次撞击。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护腕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康复护腕,包括护腕本体、设置于所述护腕本体外表面的尼龙搭扣,所述康复护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护腕本体内表面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夹片及连接相邻两个固定夹片的弹性连接件,所述固定夹片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药袋本体,所述药袋本体内装有药液,所述药袋本体上设有袋口及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袋口的袋盖。
进一步,所述药袋本体之间通过柔性导管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康复护腕还包括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包括一个具有弹性的防护框及若干根平行间隔连接于所述防护框侧壁的防护条,所述防护框的底面与所述护腕本体的内表面粘接,所述固定夹片及所述弹性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内,所述固定夹片与所述防护条平行,所述凹槽的槽口平面与所述防护框的顶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内还设有透气缓冲夹层,所述透气缓冲夹层夹设于所述防护条与所述固定夹片之间。
更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加热装置。
最后,所述透气缓冲夹层为透气海绵层,所述防护条为ABS材质制成的塑料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康复护腕在护腕本体的内表面设置了固定支架,并在固定夹片的凹槽内设置装有药液的防水透气性药袋,固定支架很好地固定了骨折的骨头,防止了骨头再次错位的情况;药袋设置在固定片的凹槽内,使得整个康复护腕的结构更紧凑,不会出现护腕太臃肿而影响日常活动的情况,药液中的挥发性有效成分透过防水透气的药袋本体被受伤部位的皮肤吸收,当药袋与身体接触一段时间后,药液变热,药液中更多的有效成分透过药袋本体被受伤部位的皮肤吸收,该护腕促进骨折部位康复的效果更加明显,而在药袋本体上设置袋口和袋塞使得在换药时只需要将药袋本体内的药液从袋口倒出然后注入新的药液即可,整个换药过程彻底避免了与受伤部位的接触,换药更方便也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药袋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1——护腕本体 2——尼龙搭扣 3——固定支架
4——药袋本体 5——防护支架 6——缓冲夹层
31——固定夹片 32——弹性连接件 41——袋口
42——袋盖 43——柔性导管 51——防护框
52——防护条 311——凹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祥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祥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膀胱造口集尿器
- 下一篇:一种动物静脉注射用的扎血管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