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绵羊人工授精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214.8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冯瑞林;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牛春娥;孙晓萍;杨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绵羊 人工授精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人工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绵羊人工授精设施。
背景技术
绵羊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是目前舍饲饲养的主要草食畜种之一。目前繁殖成本高是制约绵羊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繁殖,是减少种公羊饲养量,提高绵羊受胎率、繁殖率和绵羊生产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绵羊人工授精受胎率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湿度、灰尘杂质等因素控制。现有规模养殖场大多自行设计建设的人工授精室,往往这些授精室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合理缩短精子在体外停留时间和控制温度、湿度、防尘等外部环境,以及不能顺利组织羊群完成配种工作,直接影响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以及配种速度,因此,很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的绵羊人工授精设施,提高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以及配种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绵羊人工授精设施,有利于羊群组织、快速进行人工授精和缩短精液在羊体外留置时间,提高配种速率和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绵羊人工授精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两端的用于圈围配种公羊的公羊圈舍和用于圈围参加配种母羊的母羊圈舍,公羊圈舍和母羊圈舍之间设置有对采集的精液进行检查和稀释的精液处理室,精液处理室与公羊圈舍之间设置对公羊进行精液采集的采精室,精液处理室与母羊圈舍之间设置有将处理后的精液对母羊进行配种的输精室,公羊圈舍、采精室、精液处理室、输精室、母羊圈舍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设置,公羊圈舍与采精室之间设置公羊进、出门,母羊圈舍与输精室之间设置母羊进、出门,精液处理室与采精室和输精室之间分别设置精液递送窗口。
具体的方案为:
公羊圈舍分隔为用于圈围待采精公羊的第一公羊圈舍和用于圈围已经采精公羊的第二公羊圈舍,第一公羊圈舍和采精室共用的墙面上设置公羊进门,第二公羊圈舍和采精室共用的墙面上设置公羊出门。
母羊圈舍分隔为用于圈围待配种母羊的第一母羊圈舍和用于圈围已经配种母羊的第二母羊圈舍,第一母羊圈舍和输精室共用的墙面上设置母羊进门,第二母羊圈舍和输精室共用的墙面上设置母羊出门。
精液处理室为密封无尘室,精液处理室、采精室、输精室内分别设置有温度、湿度调节装置。
通过上述方式合理的布置公羊圈舍、采精室、精液处理室、输精室、母羊圈舍,使得采集的精液能够被迅速的输送,缩短精液在体外的置留时间,同时,可有效的组织羊群,快速进行人工授精,提高配种速率和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另外以下所描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等同的变换和润饰,这些等同变换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绵羊人工授精设施,包括设于两端的用于圈围配种公羊的公羊圈舍11和用于圈围参加配种母羊的母羊圈舍12,公羊圈舍11和母羊圈舍12之间设置有对采集的精液进行检查和稀释的精液处理室13,精液处理室13与公羊圈舍11之间设置对公羊进行精液采集的采精室14,精液处理室13与母羊圈舍12之间设置有将处理后的精液对母羊进行配种的输精室15,公羊圈舍11、采精室14、精液处理室13、输精室15、母羊圈舍12沿同一直线方向排列设置,公羊圈舍11与采精室14之间设置公羊进、出门,母羊圈舍12与输精室15之间设置母羊进、出门,精液处理室13与采精室14和输精室15之间分别设置精液递送窗口。通过上述方式合理的布置公羊圈舍11、采精室14、精液处理室13、输精室15、母羊圈舍12,使得采集的精液能够被迅速的输送,缩短精液在体外的置留时间,同时,可有效的组织羊群快速进行人工授精,提高配种速率和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间盘置换双向水平定位仪
- 下一篇:一种辅助实验鼠头部固定的机械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