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型托链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249.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2 | 分类号: | B62D5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链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行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履带式挖掘机用的支撑型托链轮。
背景技术
托链轮是履带式挖掘机及相关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重要零部件,传统的履带式挖掘机的托链轮的基本结构包括:轮轴和轮体,轮轴一侧的外周一圈设有圆锥滚子轴承,轮体通过轴瓦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轮轴上固定有与轮体一端配合的挡圈,挡圈与轮体间设有浮封环总成,圆锥滚子轴承设于轮体靠近浮封环总成的一侧,轮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盖板。此种结构的托链轮的特点是体积较小,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力较弱,适用于小型或者中型的挖掘机。但是在矿山开采中,需要使用大型的履带式挖掘机,要求托链轮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力,而采用现有的履带式托链轮不仅需要使用很高的机架进行协助,同时由于承受的重量大,使得托链轮的寿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强载荷力且无需额外机架协助的支撑型托链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型托链轮,包括轮轴、轮体、轴承和浮动油封,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轮轴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端和位于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安装端相连的工作端,所述安装端中部设有凸起;所述轮体安装于轮轴两侧的工作端上,轮体外侧设有盖板,内侧设置有V形槽,所述盖板上设有注油孔,所述浮动油封套设在所述轮体的V形槽内,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端连接,两端伸入所述V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轴、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上端与所述连接轴相连,下端与所述底座相连,连接轴与所述轮轴通过所述轴承与安装端连接,且两端伸入所述V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安装端凸起对应的第一台阶、与轴承对应的第二台阶和与浮动油封对应的第三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截面呈上端小,下端大的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端两侧的外径大于工作端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轮体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型托链轮,在安装端设置支撑装置,不仅增大了托链轮的机械强度,提高其最大载荷力,而且无需额外的机架进行协助,降低了使用的复杂度和机械成本;通过轮轴中部的安装端和两侧工作端,提升了托链轮的平衡性能和稳定性能,提高了托链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型托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型托链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轮轴;101、安装端;102、工作端;103、凸起;2、轮体;21、V形槽;3、轴承;4、浮动油封;5、盖板;501、注油孔;6、支撑装置;601、连接轴;602、支架;603、底座;604、通孔;605、第一台阶;606、第二台阶;607、第三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一种支撑型托链轮,包括轮轴1、轮体2、轴承3和浮动油封4,还包括支撑装置6,轮轴1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端101和位于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安装端101相连的工作端102,安装端101中部设有凸起103,凸起103和轴承3底部相对应,对轴承3起到限位作用和支撑作用,安装端101两侧的外径大于工作端102的外径,如图4所示;轮体2安装于轮轴1两侧的工作端102上,轮体2内侧设置有V形槽21,如图5所示,浮动油封4套设在V形槽21内,支撑装置6的顶部通过轴承3与安装端101相连,两端伸入V形槽21内。采用上述结构不仅能提高轮轴1安装端101与工作端102之间的配合紧密度,提高轮轴1自身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得在挖掘机行走时,确保轮轴1两端受力相同,提升了托链轮的平衡性能和稳定性能,同时提高了托链轮的使用寿命。
其中,轮轴1两侧的轮体2外侧均设有盖板5,盖板5与轮体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不需要使用额外的紧固件进行固定,提高了盖板5和轮体2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盖板5的装配和拆卸复杂度,同时也减少了装配时盖板5与轮体2之间的磨损;进一步的,盖板5上均设有注油孔501,通过两侧的注油孔501分别对相应的轮轴1和轮体2进行供油,采用此种供油方式大大缩短了供油链的路径和复杂度,使供油更加充分和稳定,提高了两侧轮体2与轮轴1之间的协同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焊接履带板
- 下一篇:皮卡车身悬置总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