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羽毛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3725.X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羽毛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拍。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种由两个相对的运动员或者两对相对的运动员进行的球拍类运动,运动员根据运动规则在由球网隔开的矩形球场的相对两个半场地上使用球拍击打羽毛球。羽毛球运动虽然诞生在英国,但这项运动更适合亚洲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羽毛球运动在诸多城市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球拍的连接部位通常体重较大,而且对于整个拍框而言,一般也均是下部较上部更厚。其结果是,在挥拍时,拍头的下部将会遭遇较大的风阻,当用力控制不当的时候也容易导致腕部受伤。球拍的长度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及不同身体情况人群的需求。
另外,击球的力量是指球员用拍击球时球拍给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在羽毛球运动中,击球力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击球的质量,较大的击球力量将使对手没有充分的时间判断来球,即使判断正确,也可能由于没有时问移动步法而造成回球失误。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球运行的速度上。增加羽毛球击球力量的原理就是增加击球的加速度(挥拍的加速度),而增加加速度的方法又是通过增加挥拍的即时速度而获得。而在常规练习中人们很难直观的看到在各种条件下的击球的力量,从而影响人们练习的积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多功能羽毛球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羽毛球拍,包括拍头、拍杆和拍柄,其中拍头包括拍框、拍线和连接部,拍线呈网状紧固于拍框,拍框紧固于连接部。所述拍杆一端固定连接拍头的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拍柄。
还包括微型LED灯、拉力传感器和微型控制芯片,所述微型LED灯为多个一起使用,在设定情况下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并通过透明塑胶固定设置于拍框外边上;拉力传感器与拍线连接,使拍线能够将所承受的物理力传达给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将接收到的物理力转换为电信号后通过线缆传递给微型控制芯片,微型控制芯片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并判断后,通过线缆控制微型LED灯发出设定颜色的光。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连接部内部下端,所述微型控制芯片固定设置于拍柄内部下端,由专属电源供电。上述各部分需要用到的线缆、微型LED灯、拉力传感器和微型控制芯片均设置于透明塑胶、连接部、拍杆和拍柄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以防止过早损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适于实用,下面做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部上端设置有导风槽,用于降低在挥拍过程中的风阻力,提高挥拍效率。
所述微型LED灯设置为10个,平均分布在拍框两边。
所述拍头、连接部和拍杆使用铝合金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里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微型LED灯,2-透明塑胶,3-拍框,4-拍线,5-连接部,6-导风槽,7-拉力传感器,8-拍杆,9-拍柄,10-微型控制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羽毛球拍,包括拍头、拍杆8和拍柄9,其中拍头包括拍框3、拍线4和连接部5,拍线4呈网状紧固于拍框3,拍框3紧固于连接部5。所述拍杆8一端固定连接拍头的连接部5,一端固定连接拍柄9。
还包括微型LED灯1、拉力传感器7和微型控制芯片10,所述微型LED灯1为多个一起使用,在设定情况下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并通过透明塑胶2固定设置于拍框3外边上;拉力传感器7与拍线4连接,使拍线4能够将所承受的物理力传达给拉力传感器7;拉力传感器7将接收到的物理力转换为电信号后通过线缆传递给微型控制芯片10,微型控制芯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并判断后,通过线缆控制微型LED灯1发出设定颜色的光。所述拉力传感器7设置于连接部内部下端,所述微型控制芯片10固定设置于拍柄9内部下端,由专属电源供电。上述各部分需要用到的线缆、微型LED灯1、拉力传感器7和微型控制芯片10均设置于透明塑胶2、连接部5、拍杆8和拍柄9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以防止过早损坏。所述连接部5上端设置有导风槽6,用于降低在挥拍过程中的风阻力,提高挥拍效率。所述微型LED灯1设置为10个,平均分布在拍框3两边。所述拍头和拍杆8使用铝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3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