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4582.4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线夹。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内部,电源线、数据线等多种类型的线缆数量较多,易导致电子设备内部走线混乱。因此,一些电子设备中安装有束线夹,用于将多根线缆收束到一起,以防止线缆摆动造成走线混乱。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束线夹方式非常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束线夹。该束线夹上的卡扣结构可卡合在电子设备内部支架的孔位中,从而实现度束线夹的安装固定。
上述束线夹存在的缺陷在于:束线夹的卡扣结构进入电子设备支架上的孔位后,难以从孔位中脱出,这就造成在不借助专业拆卸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将束线夹从支架上拆除,从而束线夹的存在有可能影响支架上其他部件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束线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借助其他拆卸工具的情况下,实现束线夹在电子设备上的拆除,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束线夹,用于安装到电子设备内的支架上,并收束电子设备内的线缆,所述支架为板状且具有第一孔位,所述束线夹包括:束线机构、弹性底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所述束线机构用于收束线缆,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所述束线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底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束线结构和所述弹性底座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孔位:所述弹性底座可发生形变,未发生形变时无法通过所述第一孔位;所述束线机构相对所述支架进行移动,且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孔位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连接臂向所述第二连接臂移动时,所述弹性底座发生形变,所述弹性底座可从所述第一孔位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弹性底座呈板状,所述弹性底座可发生弯曲形变,以从所述第一孔位通过。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弹性底座上相对的两侧边具有两个第一导向坡面,所述两个第一导向坡面可同时与所述第一孔位的边缘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则所述弹性底座受到压迫并发生弯曲形变,以通过所述第一孔位。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束线机构包括:底板、夹扣件;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所述束线机构连接具体为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夹扣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可连接以及分离,用于将所述线缆夹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夹扣件之间。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且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连接臂伸入所述第一孔位时,所述垫板铺设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形成的阳角上具有第二导向坡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导向坡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三导向坡面,所述第一连接臂向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第三导向坡面与所述第二导向坡面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所述底板被所述垫板垫起,造成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弹性底座被从所述第一孔位中拉起。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竖立在所述垫板的另一端,用于限制所述底板的在所述垫板上的移动。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二孔位,所述束线夹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束线机构上,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伸入所述第一孔位时,所述滑块可伸入所述第二孔位,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向所述第二连接臂移动时,所述滑块可在所述第二孔位中移动。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滑块呈L状,所述L状滑块的竖直端连接在所述束线机构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孔位,与所述束线机构之间形成间隙,随所述滑块的滑动,所述第二孔位的边缘可卡入所述间隙中。
优选地,前述的束线夹,所述第二孔位的边缘具有缺口,所述束线夹还包括:限位板,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竖立在所述间隙中,随所述滑块的滑动,所述限位板可在所述缺口中进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束线夹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丁格氏刷弱视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生儿股骨骨折的牵引复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