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班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4783.4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彬;蒲庆;钱海亮;周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蛟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交通投币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班漏斗。
背景技术
由于公交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普通投币箱就增加分班投币功能。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分班投币方式有两类:
第一类是在投币口处就进行分班处理,在票款下落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分隔,直至进入收银内胆。但这类分班投币方式的结构采用了分隔的方式,造成结构体积较大,使得投币箱的外形尺寸也相应增大。将较大的箱体安装在空间有限的公交车内,造成极大的不便。
第二类是票款在落入收银内胆前,使用挡板将其分隔,这种分班投币方式是在收银内胆上部设置分隔板,这样会使得漏斗的高度增加,最终造成投币箱的高度有所抬高,遮挡了驾驶员部分的行驶视线,给安全行车带来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班漏斗,以解决上述两种类型的分班投币方式对公交车空间的占用较大,漏斗高度增加,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影响,带来行车安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班漏斗,所述分班漏斗由一畚箕、一主翻板、两翼翻板和一顶叉组成,两所述翼翻板包括左翼翻板和右翼翻板,其中,所述主翻板一端与所述畚箕铰接连接,所述左翼翻板和所述右翼翻板分别与所述主翻板的两侧可转动的铰接,所述左翼翻板与所述主翻板铰接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限位件,所述右翼翻板与所述主翻板铰接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限位件,所述顶叉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主翻板、所述右翼翻板和所述左翼翻板的下方。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顶叉通过一铆钉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主翻板与所述畚箕之间通过一铰接转轴连接。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左翼翻板与所述主翻板之间通过一所述铰接转轴连接。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右翼翻板与所述主翻板之间通过一所述铰接转轴连接。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主翻板、所述右翼翻板和所述左翼翻板皆为三角形形状,所述右翼翻板和所述左翼翻板为直角三角形形状。
上述一种分班漏斗,其中,所述右翼翻板和所述左翼翻板上设有锯齿状箭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两翼翻板与主翻板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底部安装顶叉,顶叉顶住右翼翻板或左翼翻板,使得右翼翻板或左翼翻板与主翻板之间形成夹角,方便票款的收集,这种结构使投币口和畚箕的位置都无需变动,投币箱的高度也没有变化,结构较为紧凑,票款的分投率在95%以上,大幅度的提高了票款的分投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班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班漏斗中左翼翻板被顶叉限制住后产生变化的变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班漏斗,分班漏斗由一畚箕5、一主翻板1、两翼翻板和一顶叉4组成,两翼翻板包括左翼翻板2和右翼翻板3,其中,主翻板1一端与畚箕5铰接连接,主翻板1可相对于畚箕5做上下转动,左翼翻板2和右翼翻板3分别与主翻板1的两侧可转动的铰接,左右两翻板可相对于主翻板转动,左翼翻板2与主翻板1铰接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限位件7,右翼翻板3与主翻板1铰接部分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限位件7,限位件7能控制左右两翻板旋转的角度,使左右两翻板向下旋转时只会与主翻板1保持同一平面而不会旋转过头,顶叉4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上,并位于主翻板1、右翼翻板2和左翼翻板3的下方,顶叉4用于顶住左翼翻板2或右翼翻板3的下表面,使之相对于主翻板1转动而形成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顶叉4通过一铆钉8可拆卸的安装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主翻板1与畚箕5之间通过一铰接转轴6连接,主翻板1通过铰接转轴6能相对于畚箕5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左翼翻板2与主翻板1之间通过一铰接转轴6连接,左翼翻板2通过铰接转轴6能相对于主翻板1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蛟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蛟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封堵锚杆杆尾钻孔口的空心药卷
- 下一篇:一种矿用液压立柱的快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