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凝汽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080.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中赢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D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凝汽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凝汽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火电机组冷端系统包括凝汽器本体、循环水系统、凝结水系统、抽气系统、冷却塔等子系统。系统本身复杂而庞大,分析非常困难。国内鲜见对冷端系统进行全面考虑、结合设备与运行优化改造的案例,而冷端系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木桶系统”,其“短板效应”非常明显,围绕冷端系统各设备进行的技改,如果不能最终反映在机组背压的变化上,则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周全,所有的改造投入都几乎发挥不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凝汽器系统,它可以时时监控系统,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新型凝汽器系统,包括汽轮机低压缸和凝汽器,所述汽轮机低压缸上通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与凝汽器的凝汽进气管相连通,凝汽器的凝汽出气管与抽气设备的抽气端相连通,凝汽器的凝汽出水端通接出水端管,出水端管通接凝汽器热井,凝汽器热井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锅炉的进水端相连通,凝汽器热井的回水端通接有回水管,回水管与凝汽器的凝汽出水端相连通;凝汽器上通接有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胶球清洗装置的一端连接管与循环进水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循环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测温计和第二测温计。
所述出水端管上设有凝结水泵和第三测温计,第三测温计靠近凝汽器热井,凝汽器热井中设有用于检测凝汽器热井的水温的温度检测器。
所述汽轮机低压缸上还设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凝汽器热井的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胶球清洗装置内设有清洗胶球。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时时监控系统,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凝汽器系统,包括汽轮机低压缸1和凝汽器2,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上通接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出气管12与凝汽器2的凝汽进气管21相连通,凝汽器2的凝汽出气管22与抽气设备3的抽气端相连通,凝汽器2的凝汽出水端23通接出水端管4,出水端管4通接凝汽器热井5,凝汽器热井5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锅炉的进水端相连通,凝汽器热井5的回水端通接有回水管51,回水管51与凝汽器2的凝汽出水端23相连通;凝汽器2上通接有循环进水管24和循环出水管25,胶球清洗装置6的一端连接管与循环进水管24相连通、另一端与循环出水管25相连通;
所述循环进水管24和循环出水管25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计10、第二流量计20、第一测温计30和第二测温计40。
所述出水端管4上设有凝结水泵7和第三测温计50,第三测温计50靠近凝汽器热井5,凝汽器热井5中设有用于检测凝汽器热井5的水温的温度检测器。
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上还设有第二出气管13,第二出气管13与凝汽器热井5的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胶球清洗装置6内设有清洗胶球。
工作原理:通过进气管11上设有的进气泵将蒸汽进入汽轮机低压缸1中提供蒸汽,然后汽轮机低压缸1中的乏汽通过出气管12进入凝汽进气管21中并通入凝汽器2,同时,凝汽器2中具有通过循环进水管24和循环出水管25进行内部水循环来对进入凝汽器2中的热蒸汽进行换热来使热蒸汽降温凝聚成水液,水液从凝汽出水端23通入出水端管4,并通过出水端管4的凝结水泵7作用将水液送入凝汽器热井5,并通过凝汽器热井5的出水端连接管道与锅炉的进水端相连通,为锅炉提供水液。
其中,胶球清洗装置6的一端连接管与循环进水管24相连通、另一端与循环出水管25相连通以对管道中进行清洗,其装置在现有市面上均可以买到,不再详述。
其抽气设备3为射水抽气器,其为现有市面可以买到的成熟产品,不再详述;通过抽气设备3可以将凝汽器2内的气体排出,保证凝汽器2中保证真空度。
通过第一流量计10和第二流量计20之间的流量差以及第一测温计30和第二测温计40之间的温度差,可以检测循环水量及温升从而根据需要实时调节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中赢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中赢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跃防堵塞机油滤清器
- 下一篇:汽轮机挠性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