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式双路电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275.8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式双路 电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及照明设备的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式双路电灯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开关有着越来越广阔的需求,在一些家庭、办公及宾馆等场所的照明设备的使用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并且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家居装饰越来越重视,对开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力线控制指令从控制设备发出到被控制设备的相应需要1.27秒时间,这样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使用中会明显的感觉到控制的迟缓,并且不能控制大量设备,在应用层面上电力线触摸开关对电力线的要求比较高,当电线中有干扰设备和信号吸收设备时,经常会导致控制信号无法传输、被控制设备不响应动作或者缩短控制线路的长度。电力线信号传输距离较短,不能满足现代大户型和别墅型的智能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安全可靠、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接线式双路电灯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线式双路电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盒体、设置在所述模块盒体侧面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数据收发接口、开关控制接线、电源电路、继电器电路、总线数据收发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总线数据收发接口与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模块盒体内,所述开关控制接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上设有控制IC,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与控制IC连接,数据接收RS485总线电路中控制信号采集并发送并储存到控制IC中。
进一步地,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由数据接收IC控制,RS485总线信号经过外部接口引入数据接收IC的引脚,经过数据接收IC的处理,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IC。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由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降压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安装在普通开关背面,这样就将一个普通开关直接升级为智能开关,拥有智能开关的所有控制功能,节约成本;可以弥补不喜欢玻璃面板的用户需求,用户可以选择市面上的任意的开关面板来和这个模块来搭配使用,轻松实现智能化;本实用新型采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的总线数据收发电路,RS485总线协议在双绞线上传输,并且包含X10协议,即提高了响应度又提高了数据的容量,传输速率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个总线数据接收IC就可以解决整个电路的工作,使得数据收发更加稳定,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总线数据收发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模块盒体,2-电源输入输出接口,3-总线数据收发接口,4-开关控制接线,5-电源电路,6-继电器电路,7-总线数据收发电路,8-控制电路。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块盒体1、设置在所述模块盒体1侧面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2和总线数据收发接口3、开关控制接线4、电源电路5、继电器电路6、总线数据收发电路7和控制电路8,所述总线数据收发接口3与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7连接,所述电源电路5、所述继电器电路6、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7和所述控制电路8在所述模块盒体1内,所述开关控制接线4与所述控制电路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5分别与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7、所述控制电路8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6、所述总线数据收发电路7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8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3所示, 模块的控制接线与普通开关直接连接,当有人按下了面板的控制按键时,控制IC会采集到输入按键的电信号变化,并使对应的继电器接通实现了对连接的电器进行控制,再有总线数据收发电路如果接收到了与控制IC中储存的相同的控制指令也会执行开启相应的继电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未经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火焰信号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真低音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