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556.3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7;B62D6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导致油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层间矛盾逐步加剧,单一应用调剖工艺封堵强吸水层或者酸化工艺降低中低渗透层的启动压力,都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而将调剖与酸化两种工艺结合起来,采用调(剖)酸(化)一体化系统进行连续施工,可以发挥两种工艺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层间渗透率级差,同时避免了单独一种工艺实施的弊端。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对不同的施工现场的注水井进行调剖和酸化处理,因此调酸一体化系统需要经常进行移动,目前广泛使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存在着可移动性能差的不足,需要吊车、起重机等大型设备完成移动工作,既增加了施工成本,又影响了施工进度,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调酸一体化系统不能方便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酸一体化系统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可以很方便的推动系统移动至既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包括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下部安装有4个脚轮,所述底座前侧设置有一拖钩,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扶手。
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固定连接的卡扣。
所述卡扣数量为8-12个。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移动灵活,能适应经常移动的施工要求,以及雨雪等恶劣天气及较窄的道路条件。
(2)采用卡扣方式连接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和底座,拆卸方便,连接牢固。
(3)避免了移动过程中需要吊车、起重机等大型设备的操作,节约了施工成本。
(4)利用普通机动车即可实现系统的移动,节约了施工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调酸一体化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可移动调酸一体化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俯视图(可移动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已卸去)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可移动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2-底座;3-脚轮;4-脱钩;
5-扶手;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包括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下部安装有4个脚轮3,所述底座2前侧设置有一拖钩4,所述底座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扶手5。
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固定连接的卡扣6,所述卡扣数量为10个。
实施例2
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包括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下部安装有4个脚轮3,所述底座2前侧设置有一拖钩4,所述底座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扶手5。
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固定连接的卡扣6,所述卡扣数量为8个。
实施例3
一种可移动的调酸一体化系统,包括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下部安装有4个脚轮3,所述底座2前侧设置有一拖钩4,所述底座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扶手5。
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调酸一体化系统本体固定连接的卡扣6,所述卡扣数量为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隔挤灰工具
- 下一篇:一种防偏磨的油井盘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