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6825.8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江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设有双活塞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已经在车辆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减震器产生的阻尼过小,减震效果不明显,阻尼过大却达不到减震效果。现有的液压减震器不能调节阻尼,使得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差。而且减震器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垂直方向上被拉伸或者被压缩。当减震器在斜着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由于活塞杆倾斜,因此活塞杆与筒体内侧壁的撞击力增大,从而加速减震器的磨损,严重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车身的震动情况对阻尼进行调节的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储油缸与内缸,所述储油缸的底部与内缸的底部连通;
活塞杆,从所述筒体上端部插入,并将所述内缸分为上缸与下缸,所述活塞杆能在筒体的内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第一活塞,与活塞杆的下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包括伸张阀与流通阀,所述第一活塞的直径小于内缸的直径;
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活塞杆连接,位于第一活塞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塞的直径与内缸的直径相等;
卡环,与下缸的侧壁相连,其直径与活塞的直径相等;
底座,位于下缸底部,所述底座包括压缩阀与补偿阀,所述底座与卡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相距第二活塞的距离大于所述卡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有双活塞的减震器具有了在震动轻微与震动剧烈时产生两个阻尼的档位,增加驾驶的舒适性,并且通过设置双活塞与固定环,保证活塞杆与筒体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同轴,避免活塞杆发生偏移造成局部手里过大,从而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双活塞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双活塞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有双活塞的减震器包括筒体111、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活塞杆3、防尘罩4、活塞6、活塞23、卡环222、油封21、固定环22、与底座13。
所述筒体1包括储油缸12与内缸121,所述储油缸12的底部与内缸121的底部连通。
所述活塞杆3,从所述筒体111的顶部部插入筒体111的内部,所述活塞杆3能在筒体111的内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活塞6与活塞杆3的下端部连接,将所述内缸分为上缸5与下缸11。所述活塞6的左端,设置有伸张阀7。所述活塞6的右端设置有流通阀8,所述活塞6的直径略小于内缸121的直径。
所述活塞23位于活塞杆3的上方,其直径与内缸121的直径相当,所述活塞23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与活塞杆3一起滑动。所述活塞23与活塞6的距离大于所述卡环222的长度,目的是避免活塞23与卡环222发生撞击,缩短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油封21固定于筒体111与活塞杆3的连接处,其作用使防止油液泄露。为了固定活塞杆3,保证活塞杆3与筒体111在运动中始终同轴,本使用新型在油封21外增加固定环22,用于固定活塞杆3。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筒体111的底部设置有一卡环222,所述卡环222与下缸11的侧壁相连,其直径与活塞6的直径相等;
由于活塞6的直径略小于内缸121的直径,容易造成活塞杆发生偏移,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器在活塞6的上方添加了活塞23,所述活塞的直径与内缸121的直径相等。通过固定环22与活塞23的双点固定,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活塞6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证与筒体111的轴向同轴,避免减震器在发生偏移时,活塞杆亦发生偏移,造成筒体111的内壁局部受力,造成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所述底座13位于下缸底部,所述底座设置有压缩阀9与补偿阀10,所述底座13与卡环222相连。
所述防尘罩4与所述活塞杆3顶端相连,覆盖住所述筒体的顶端,防止灰尘从筒体111的顶部进入减震器内部,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活塞杆3的顶端相连,所述减震器通过第一连接部1与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2与筒体111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2用于连接车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江;,未经屈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6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胶泥缓冲器
- 下一篇:平面不对称电磁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