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舱口围施工系安全带辅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223.4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礼;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口 施工 安全带 辅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舱口围施工系安全带辅佐装置。
背景技术
造船企业劳动环境复杂,作业面大,电焊、机械加工现场存在易燃易爆、高空坠落等诸多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在工作时没有做好安全措施,一旦发生危险,很可能出现致命的安全事故。如何在较快的生产节奏中保证造船质量及保证安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据了解,以往在船坞搭载阶段舱口围施工时,因通道空间狭小,往往是没有搭设脚手架,工人在舱口围顶板焊接舱盖导轨时,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辅佐装置挂安全带,作业者施工时总会感到惊心胆颤,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坠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现场施工产品质量,给施工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安全的施工现场,成了各大船舶企业不断最求的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轻巧、装卸快捷、携带方便的船用舱口围施工系安全带辅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舱口围施工系安全带辅佐装置,包括圆封板,所述圆封板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部设有用于系挂安全绳的绳套,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套管,所述套管连接有扁铁,所述扁铁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为开口向上的槽型结构,所述夹具设有用于与舱口围壁板紧固连接的螺栓。
进一步,所述圆封板设有与水平面之间的反变形角度。
进一步,所述反变形角度为2°。
进一步,所述圆封板与支撑柱采用双面连续焊连接。
进一步,所述扁铁与夹具采用双面连续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根据舱口围的高度及施工者的位置进行精密的调节,有效降低登高作业危险性,起到防止作业人员不坠落及减小冲击伤害,给作业人员一个舒适、安全保障的施工环境,同时能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平台布置的工作量。此外,本产品制作轻巧、装卸快捷、携带方便,可确保人身财产安全,适合广泛应用于船舶施工现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舱口围施工系安全带辅佐装置,包括圆封板1,所述圆封板1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部设有用于系挂安全绳的绳套3,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套管4,所述套管4连接有扁铁5,所述扁铁5连接有夹具6,所述夹具6为开口向上的槽型结构,所述夹具6设有用于与舱口围壁板8紧固连接的螺栓7。
为保证本装置放置在施工现场时的平整度,所述圆封板1设有与水平面之间的反变形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变形角度为2°。
此外,所述圆封板1与支撑柱2、扁铁5与夹具6均采用双面连续焊连接,以确保本装置的牢靠性以及安全性。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将本装置放置在施工现场,根据舱口围的高度调整套管4的位置,然后把夹具6与舱口围壁板8连接,并拧紧螺栓7,作业者把安全带挂钩挂到绳套3后,便可安全施工。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油烟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