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直放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0326.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殿贵;王静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殿贵;王静冉 |
主分类号: | H04B7/15 | 分类号: | H04B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直放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信号覆盖领域。
背景技术
直放站由天线、射频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电调衰减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元器件或模块组成上、下行放大链路。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前向天线施主天线将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进直放机,通过低噪放大器将有用信号放大,抑制信号中的噪声信号,提高信噪比S/N;再经下变频至中频信号,经滤波器滤波,中频放大,再移频上变频至射频,经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后向天线重发天线发射到移动台;同时利用后向天线接收移动台上行信号,沿相反的路径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即经过低噪放大器、下变频器、滤波器、中放、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再发射到基站。从而达到基站与移动台的双向通信。
在广播信号覆盖的扩频过程中,对于直放站的投放仅能够在一个大概的区域内,并且其位置是固定的,不能实时按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广播信号的接收覆盖效果较差,无法根据环境条件对直放站进行移动式调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直放站无法进行远程调节导致广播信号的覆盖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移动式直放站。
移动式直放站,它包括直放站本体1,它还包括遥控车5、固定架、两条一维轨道3、两个限位架4、2N根支撑杆6和两根滑行杆2;N为大于1的整数;
直放站本体1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滑行杆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
固定架固定在遥控车5的车顶,直放站本体1嵌固在固定架上;
两条一维轨道3平行设置;遥控车5两侧的车轮分别在两条一维轨道3滚动;
每N根支撑杆6等间距平行设置,且该N根支撑杆6均用于支撑一个限位架4远离地面;两个限位架4等高且平行设置;每个限位架4均沿长度方向开有滑道;
直放站本体1位于两个限位架4之间,所述两根滑行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架4上的滑道滑动连接。
它还包括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和远程3G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遥控车的遥控器的方向控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和远程3G信号接收装置之间通过3G网络实现通信。
它还包括环境检测装置、模/数转换器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直放站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和湿度传感器的湿度输出端分别与模/数转换器的两路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
两条二维轨道3均为圆形二维轨道,所述两个圆形一维轨道同心设置。
移动式直放站,它包括直放站本体1,它还包括单节遥控火车、固定架、螺旋轨道3、两个限位架4和两根滑行杆2;N为大于1的整数;
直放站本体1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滑行杆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
固定架固定在单节遥控火车的车顶,直放站本体1嵌固在固定架上;
单节遥控火车在螺旋轨道3上运动;
两个限位架4随形固定在螺旋轨道3的两侧;每个限位架4均随形开有滑道;
直放站本体1位于两个限位架4之间,所述两根滑行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架4上的滑道滑动连接。
它还包括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和远程3G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遥控火车的遥控器的方向控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和远程3G信号接收装置之间通过3G网络实现通信。
它还包括环境检测装置、模/数转换器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直放站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和湿度传感器的湿度输出端分别与模/数转换器的两路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现场3G信号接收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
螺旋轨道3的上升角为15度。
本发明是两种移动式直放站,均能实现对直放站位置的远程调节,从而实现多个直放站间互相配合,使信号传输稳定,覆盖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螺旋式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殿贵;王静冉,未经王殿贵;王静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0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