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0349.2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德水;吕杭;林贤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382 | 分类号: | B41M5/382;B41M5/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干 升华 印数 pp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
背景技术
印染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加工方式的总称,我国印染对全球的服装行业有重要影响,但也产生巨量的废水与环境问题。随着绿色化学和个性化数码时代的来临,热转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热转印是使用热转印设备将热转印纸上的图案和图像经过加热至180℃-230℃,转移印制在不同的材料介质上技术形式。
但是,现有技术中目前采用的热升华转印数码涂布纸技术中,对软质印刷品热升华转印效果不理想。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干燥速度慢、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针对软质印刷品设计的油墨快速干燥、转印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的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包括pp纸层和涂层,涂层涂覆于pp纸层表面,涂层为吸墨涂层,吸墨涂层的上表面设有防粘隔离层,pp纸层与吸墨涂层之间还设有除水层,除水层包括空隙孔。
本实用新型设有的pp纸层具有很好的韧性,适用于软质印刷品。在软质印刷品的转印过程中,具有韧性的pp纸层不但能对其进行热升华转印,而且可以支撑软质印刷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柔性材料热升华转印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在吸墨涂层吸收油墨以后,除水层中的空隙孔,快速吸收升华墨水中的溶剂和水分,加快了打印过程的干燥速度、提高印刷品制作速度和成品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作为优选,空隙孔为球形空隙孔。经过研究发现,空隙孔为球形空隙孔时,吸收水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使油墨快速干燥。
作为优选,空隙孔的直径为0.3~2微米。空隙孔的直径为0.3~2微米时,由于毛细作用效果最为理想,油墨可以快速干燥。
作为优选,空隙孔为多面体空隙孔。空隙孔为多面体空隙孔时,吸收水分的效果也较为理想,能够使油墨快速干燥。为正六面体时底面的对应边之间的距离为0.3~2微米。
作为优选,吸墨涂层的厚度为0.01~1.5毫米。经过研究发现,吸墨涂层的厚度为0.01~1.5毫米时,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吸墨涂层可以最大化吸收油墨层。
作为优选,吸墨涂层包括片层单元。吸墨涂层包括片层单元,片层单元在吸墨时能够能够充足、迅速的吸墨;片层单元在热升华转印过程中,能够保障墨水充分的转印到材料上,使色彩完美的还原、颜色饱和鲜艳、图像细节分明、转印效果理想,节约墨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片层单元为片层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优选,片层单元的厚度为0.3纳米~5微米。
作为优选,防粘隔离层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
作为优选,防粘隔离层的厚度>0.0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的pp纸层具有很好的韧性,适用于软质印刷品。在软质印刷品的转印过程中,具有韧性的pp纸层可以支撑软质印刷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柔性材料热升华转印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除水层中设有的空隙孔,快速吸收升华墨水中的溶剂和水分,加快了打印过程的干燥速度、提高印刷品制作速度和成品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如图1所示,包括pp纸层1和涂层,涂层涂覆于pp纸层1表面。涂层为吸墨涂层3,吸墨涂层3的上表面设有防粘隔离层4,pp纸层1与吸墨涂层3之间还设有除水层2,除水层2包括空隙孔21。
吸墨涂层3的厚度为0.01~1.5毫米,吸墨涂层3包括片层单元31。防粘隔离层4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防粘隔离层4的厚度>0.015毫米。
实施例2
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pp纸,如图1所示,包括pp纸层1和涂层,涂层涂覆于pp纸层1表面,涂层为吸墨涂层3,吸墨涂层3的上表面设有防粘隔离层4,pp纸层1与吸墨涂层3之间还设有除水层2,除水层2包括空隙孔21,空隙孔21为球形空隙孔。
吸墨涂层3的厚度为0.01~1.5毫米,吸墨涂层3包括片层单元31。防粘隔离层4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防粘隔离层4的厚度>0.015毫米。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0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