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导线特殊排列方式的紧凑型穿越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1664.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导线 特殊 排列 方式 紧凑型 穿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铁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线特殊排列方式的紧凑型穿越塔。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交叉跨越在架空输电线路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对于新建220kV线路需要穿越已经投运的500kV超高压线路,而往往已投运的500kV超高压线路建成时间较长,设计水平较低,或未考虑远景电力系统规划,杆塔设计高度普遍较低,从而导致新建线路无法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实现穿越。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的情况比较普遍,给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线路优化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线路进行升高改造,加高杆塔设计高度,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投资大、停电时间较长;500kV高压线路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属于主要供电线路,停电时间较长对周边地区的用电符合会有一定的影响,而500kV高压线路停电审批周期较长;②采用电缆敷设的方式进行穿越,而电缆价格相对较高,况且投资额一般情况下比架空线路贵到3倍左右,特别是运行维护比较困难。
例如:A地区需新建一条220kV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由于线路走廊较为紧张,在变电站出口段需穿越2条已投运的500kV架空输电超高压线路,参考《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表13.0.11的规定:电力线路在穿越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为6.0m,实际现场测量勘测数据如下表:
根据测量专业提供数据,并查阅原2条500kV输电线路设计资料进行计算,穿越点处500kV下导线在环境温度为17℃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仅为25.5m,采用一般型式的双回路杆塔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无法进行穿越,在这种条件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分别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
①升高改造,使用2基呼高51米的直线塔,以抬高导线对地距离,满足交叉跨越距离,使新建线路顺利穿越,但此种方案停电时间交叉,审批手续需要一定的过程,投资较大;②采用电缆敷设进行穿越,此种方案无需对500kV进行升高改造,但投资较大,并且线路位于农田中,运行维护存在较大的困难,③修改路径,新建线路穿越500kV线路位于变电站出口处不远,若调整线路路径,需增加大约2公里路径长度,此方案增加了投资,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致力于开发一种能降低杆塔高度和降低工程投资,以及能够满足安全距离进行双回路穿越挂线的用于导线特殊排列方式的紧凑型穿越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降低杆塔高度和降低工程投资,以及能够满足安全距离进行双回路穿越挂线的用于导线特殊排列方式的紧凑型穿越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线特殊排列方式的紧凑型穿越塔,包括塔身和塔头,所述塔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塔身的上部。其中,所述塔头由一用于设置220kV线路地线的上横担和一用于设置500kV线路地线的下横担组成,所述上横担水平设置在所述塔身的顶部,所述下横担水平设置在所述上横担的下方,所述上横担和所述下横担间距4-8米,所述上横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挂线点、第二下挂线点、第三下挂线点和第四上挂线点,所述第一上挂线点处于所述第二下挂线点的斜上方,所述第四上挂线点处于所述第三下挂线点的斜上方,所述下横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挂线点、第二挂线点、第三挂线点和第四挂线点。
较佳的,所述紧凑型穿越塔全高为16-20米,所述第一上挂线点与所述第二下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3-4米,垂直间距为2-3米,所述第二下挂线点和所述第三下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15-20米,所述第三下挂线点与所述第四上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3-4米,垂直间距为2-3米;所述第一挂线点与所述第二挂线点水平间距为5-7米,所述第二挂线点与所述第三挂线点水平间距为10-12米,所述第三挂线点与所述第四挂线点水平间距为5-7米,所述第二下挂线点与所述第二挂线点垂直间距为4-6米。
较佳的,所述紧凑型穿越塔全高为18米,所述第一上挂线点与所述第二下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3.3米,垂直间距为2.5米,所述第二下挂线点和所述第三下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17米,所述第三下挂线点与所述第四上挂线点的水平间距为3.3米,垂直间距为2.5米;所述第一挂线点与所述第二挂线点水平间距为6.0米,所述第二挂线点与所述第三挂线点水平间距为11.6米,所述第三挂线点与所述第四挂线点水平间距为6.0米,所述第二下挂线点与所述第二挂线点垂直间距为4.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1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系统中的无卤电缆
- 下一篇:玄武岩纤维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