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2484.0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韩丙辰;闫文凯;董丽娟;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淑惠 |
地址: | 037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功能材料应用技术中的光强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光强度可控的汽车防眩光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后视镜多为全反式汽车后视镜,这种全反式汽车后视镜不能起到防眩光作用。在夜间行车时,本汽车后方的车辆一般会打开远光灯,此时,后方车辆的远光会照在本汽车的内外后视镜上,并同时反射到本车驾驶员的眼中,造成眩光,进而影响驾驶员的眼睛对前方道路信息的获取,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现有的全反式汽车后视镜不具有防眩光功能,使夜间行驶的驾驶员会被后方车辆远光灯发出的灯光造成眩光使其看不清前方路况而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问题,提供一种可调的防眩光汽车后视镜。
技术方案:
防眩光汽车后视镜,包括反光镜,在反光镜的表面依次设置带有电极的电控旋光材料层和偏振片层。在偏振片表面还可以设置有透明防刮材料层。
该后视镜可安装于各种大小型车辆上,在夜间起防眩光作用。
白天行车时,不对后视镜中的旋光材料加以电压,对偏振光不具有旋光效果;夜间行车时,对其加以一定电压来控制其旋光能力,从而对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适合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点和有益效的优果:
1、该后视镜的削光防眩程度可控,所需电能少,在满足白天行车需要的情况下,可在夜间行车时有效防止眩光。
2、该方案更简单、实用,不需要复杂电路、程序的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眩光汽车后视镜总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白天行车时该后视镜工作示意图。
图3为夜间行车时该后视镜工作示意图。
图中:1、反光材料;2、带有电极的电控旋光材料层;3、偏振片层;4、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防眩光汽车后视镜,包括反光材料1(即反光镜),在反光镜的表面依次设置带有电极的电控旋光材料层2和偏振片层3。在偏振片层表面还可以设置透明防刮材料层(图中略)。
下面以附有电极的液晶板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将高反膜(反光材料1)、附有电极4的电控旋光材料层(液晶板)、偏振片层3依次贴合,偏振片表面可附加一层透明防刮材料。
附有电极的液晶板可以在一定电压的控制下对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特定角度的旋转。在夜晚行车时,后方车辆远光灯发出的灯光照射到后视镜上的时候,经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该偏振光经过加以一定电压控制的液晶板时,其偏振方向被旋转一定角度θ°调节所加电压的大小从而将θ的大小控制在区间(0,45)或(45,90)内,偏振方向经液晶板旋转的偏振光被高反膜反射再次射入液晶板,偏振角度再次被旋转θ°,偏振光经过液晶板两次旋转后,其偏振方向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的相对角度成为2θ°,两偏振方向的角度差2θ°最终使射出偏振片的光的强度减弱,即减弱了由后视镜反馈来的光的强度,达到防眩光目的。对反射光减弱的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驾驶员眼睛的受光度来进行个人化的设定,其中实现手段为对液晶板所加电压的大小的控制(见图3)。
而在白天行车时,液晶板不加以电压,不对射向后视镜并形成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旋转改变,偏振光会以同偏振片偏振方向一致的偏振方向透过偏振片并不减弱光强度进入驾驶员眼中,实现驾驶员对后方路况的获取,满足白天行车的正常需要(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2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