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垂直纱路控制系统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2975.5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高连增;缪循珣;缪凤仙;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鑫达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3/00 | 分类号: | B65H63/00;B65H71/00;B65H59/10;B65H54/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垂直 控制系统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络筒机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垂直纱路控制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络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管纱状的纱线加工成圆柱形或锥形状的筒纱,筒纱具有体积大、成形效果好等优点,因此纱线的络筒工艺是纺织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流程之一。
在纺织工业中,络筒装置是将从前道工序运来的筒子纱(通常是原纱),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型良好、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的无边或有边筒子(通常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管纱)。络纱时,从下面的筒子纱抽出纱线,通过气圈破裂装置、导纱装置、清纱装置,进一步的进行张力调节紧装置、上蜡装置、探纱装置、导出到拦纱装置进入槽筒,沿槽筒往复运动,然后在槽筒的带动下将纱线卷绕成管纱。为使络成的管纱成型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首先是要保证络筒工艺过程中各个功能部件协调、配合一致,纱线张力波动小,纱线的张力保持恒定值。
针对现有技术中络筒机纱路控制中纱线张力的均匀性、槽筒转速的稳定性、上蜡装置、张力装置、清纱装置、导纱装置、探纱装置、气圈破裂装置、防叠和防缠绕均是影响管纱成型的因素,现有技术中纱线络筒过程中各种纱路控制功能分散,各自设置,纱路设计弯道多、拐点多,造成纱线通道张力增加,张力稳性差,结构松散,安装、使用、维护均不方便,不适合于现代高速络筒工艺。导致高速络筒机纱路控制系统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工艺控制一致性差、故障率高;综合各种有利于筒纱成型的先进技术,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纱路控制系统进行集成,是行业亟待开发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垂直纱路控制系统 总成,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依据纱路控制系统中各种功能性部件的作用与特点,集约化设计与优化,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调节,并能够集成多功能作用于一体的纱路控制系统装置,提高纱线张力的稳定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筒纱的成型质量。使纱路控制功能集中,功能互补,减少纱路弯道和拐点,采用垂直纱路设计,便于安装、使用和维护,适用于现代高速络筒工艺。提高络筒机纱路控制系统工作效率低和自动化、确保生产工艺控制的一致性、减少故障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垂直纱路控制系统总成,简称总成,包括主座、辅座、外罩、导纱瓷嘴、上蜡拉杆、探丝器、压纱杆、上蜡装置、张力装置、清纱器、微电机、电机轴轮、O型皮带、上蜡轴、轴承座、轴承、上蜡柱、皮带轮、上蜡张力瓷盘、上蜡压盘、上蜡压簧、张力轴、张力压盘、张力旋钮、限位柱销、塔形簧、清纱器座、清纱刀片、清纱压簧、旋紧钮、塔簧护罩、控制器和破裂器,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鑫达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鑫达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2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针织用计算装置
- 下一篇:内存访问方法及内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