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块燃炉的炉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4421.9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章云;潘尚森;周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云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54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块燃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块燃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燃煤热效率的煤块燃炉的炉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小型煤块燃炉主要有二种类型,第一种煤块燃炉的炉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风机将助燃空气是从燃炉的下方送入,经过炉箅、煤渣层然后进入燃烧室,使燃烧室内煤块燃烧并气化,从而直接产生具有煤气的高温火焰从喷火口喷出并进入所用的炉膛燃烧。此类煤块燃炉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可达到1500℃左右,因此加煤过程和出煤渣过程基本靠人工完成的,难以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化。由于其炉体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因此,炉体内的高温会通过炉体向外辐射散热,使操作场所周围的温度提高,恶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时不利于节能环保。第二种炉具有一个全钢制的燃烧气化室,煤块在燃烧气化室内转换成煤气,再通过管道然后喷入所用的炉膛燃烧。由于燃烧气化室的温度较低,因此便于实现自动加煤快和自动出煤渣。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常压固定煤气发生炉”,公告号为CN2873780Y,包括煤气发生炉炉体、安装在煤气发生炉炉体上的加煤机,在煤气发生炉炉体的下部设置有灰仓体,在灰仓体的两侧设置有除渣水封,在灰仓体的内上部设置有炉箅,在灰仓体与煤气发生炉炉体之间设置有整体刮渣板,整体刮渣板与炉箅为紧密配合,整体刮渣板由动力装置控制,由链条带动刮渣板往复运动,从而可实现自动出渣。此类煤气发生炉虽然可有效地降低炉体的热量对外辐射,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燃烧气化室壁一般是靠冷却水夹套冷却的,因此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其中一部分水蒸气作为煤块气化剂用,其余的水蒸气只能排放掉,从而浪费热能,降低了燃煤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小型煤块燃炉所存在的燃煤的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煤块燃炉的炉体结构,可显著地提高燃煤的热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煤块燃炉的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块燃炉的炉体结构,包括一个燃烧气化炉体,燃烧气化炉体的侧壁上设有喷火口和炉门,所述燃烧气化炉体的炉壁为中空结构,在内外炉壁之间设有横隔板,从而使炉壁内部形成上环形风道和下环形风道,所述上环形风道的上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上环形风道内设有连接在内外炉壁之间的螺旋状的导流板,从而使上环形风道呈螺旋状,横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上、下环形风道的连通口,在燃烧气化炉体的内炉壁上设有若干贯通下环形风道和燃烧气化炉体内部的斜喷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气化炉体的炉壁为中空结构,炉壁内部形成上环形风道和下环形风道,这样风机喷出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口进入上环形风道内,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形成螺旋状的高速环绕气流,环绕气流再通过连通口进入下环形风道内,并从喷风口中喷出进入到燃烧气化炉体的炉膛下部,使炉膛内的燃煤燃烧气化。这样,上、下环形风道内的高速环绕气流可实现燃烧气化炉体的有效热交换,一方面使燃烧气化炉体的炉壁得以冷却,确保其正常运作,减少热量向外辐射,同时,使进入燃烧气化炉体助燃的空气得以预热,从而有利于保持燃烧气化炉体的炉温和燃煤的燃烧、气化,进而可提高燃煤的热能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环形风道内设有若干搅动块,搅动块沿着上环形风道的螺旋方向按照相同的间隔角度分布,搅动块呈等腰三角形,并且搅动块从底到顶的方向与上环形风道由下至上的螺旋方向一致,搅动块与两侧的导流板之间留有间隙。
由于搅动块呈等腰三角形,并且搅动块与两侧的导流板之间留有间隙,因此,高速气流从搅动块尖锐的两侧流过并会合于搅动块的底边处,从而对高速气流形成搅动作用并形成紊流,这样,可显著地提高高速气流和炉体内侧壁之间的热交换作用,有利于提高上环形风道的冷却降温效果,并且螺旋状的上环形风道内的高速气流经过搅动块时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气化炉体的下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水箱,水箱的一侧设有出渣口,在燃烧气化炉体与水箱连接处设有炉箅,所述炉箅包括若干水平地等间距布置并且可转动的炉箅长轴,炉箅长轴与一驱动装置相关联,炉箅长轴上沿轴向等间距地设有若干碎渣齿组,所述碎渣齿组由4个径向的齿杆构成,齿杆围绕炉箅长轴圆周面等角度分布,其中向下的齿杆浸没于水箱的水面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云;,未经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温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