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形连接互锁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4692.4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5B27/06 | 分类号: | E05B27/06;E05B15/00;E05B17/20;E05B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连接 互锁 防盗锁 | ||
1.一种隐形连接互锁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壳(1)内有锁体(2),锁体(2)内有锁芯(3)、互锁孔(12)和隐形钥匙孔或锁体(2)内有锁芯(3)和互锁孔(12);所述的锁芯(3)内有钥匙孔和隐形孔,钥匙孔在前、隐形孔在后,隐形孔内隐藏有隐形连接(11);所述的锁体(2)和锁芯(3)上有锁持孔和锁止孔,锁持孔内有锁柱弹簧(6)、锁柱(5)和头柱(4),锁柱(5)上有顶针(14)孔;所述的互锁孔(12)与顶针(14)孔在自然的锁止状态下连成一个直线通道,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13)、顶针(14)、锁针(15)、抵针(16),这个直线通道与锁持孔垂直贯通、与锁止孔相通;所述的互锁孔(12)与顶针(14)孔在锁开启的状态下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互锁孔(12)与顶针(14)孔各自独立而中断通道;
所述的锁止孔内有头柱(4)和互锁顶(17),互锁顶(17)下端与抵针(16)接触并配合;所述的锁柱弹簧(6)安装在隐形钥匙后端部的隐形承孔内,一端顶在隐形承孔的底部,另一端顶在转动连接舌(7)前端的连接承孔(8)的底部;所述的转动连接舌(7)活动安装在隐形钥匙的后端部与联动机构相连,联动机构与锁横相连;
所述的锁止孔在锁体(2)和锁芯(3)上,从锁体(2)通向锁芯(3)至钥匙孔,锁止孔内安装有头柱(4)和互锁顶(17);
所述的锁针(15)孔在锁柱(5)上,锁针(15)孔内有锁针(15)和顶针(14),锁针(15)和顶针(14)在锁针(15)孔内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15)和顶针(14)在专配钥匙未插入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锁针(15)孔内有锁针(15)和顶针(14),锁针(15)和顶针(14)的一端在锁针(15)孔内,另一端在互锁孔(12)内,超过锁针(15)孔的部分在互锁孔(12)内,限制了锁柱(5)的移动;所述的锁针(15)和顶针(14)在专配钥匙插入钥匙孔内的开启状态下,互锁孔(12)与锁针(15)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15)孔内只有锁针(15),锁针(15)完全在锁针(15)孔内,顶针(14)完全在互锁孔(12)内,此时锁柱(5)能够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
所述的锁止孔、互锁顶(17)、互锁孔(12)、互锁弹簧(13)、顶针(14)、锁针(15)、抵针(16)、锁针(15)孔组成互锁装置;所述的互锁弹簧(13)、顶针(14)、锁针(15)、抵针(16)在互锁孔(12)和锁针(15)孔内的安装顺序是:抵针(16)的前部的斜面顶在互锁顶(17)下部的斜面上,抵针(16)的后面依次是锁针(15)、顶针(14)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15)的后面有顶针(14),其后面有互锁弹簧(13)顶压;所述的锁针(15)和顶针(14)在专配钥匙未插入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时,互锁孔(12)与锁针(15)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互锁弹簧(13)顶推顶针(14)和锁针(15)及抵针(16),使顶针(14)和锁针(15)的一部分在锁针(15)孔内,另一部分在互锁孔(12)内锁定锁柱(5),使头柱(4)和锁柱(5)无法后退而被锁死;
所述的互锁顶(17)安装在锁止孔中,上端部为球形面或弧形面或平面,下端部是斜面;
所述的抵针(16)的前端部是斜面或弧形面,后端部是弧形面或其它形状;
所述的锁针(15)的端部是弧形面或与锁针(15)孔的端部形状一致,能够完全隐藏于锁针(15)孔内,也能够移动而超过锁针(15)孔;
所述的顶针(14)的端部是弧形面或其它形状;
所述的隐形孔在钥匙孔的后面与钥匙孔相通,隐形孔与隐形连接(11)配合的部分的截面形状相同或相似,用于带动隐形连接(11)转动;
所述的隐形连接(11)的前面部分或整体的截面的形状与隐形孔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便于在隐形孔内滑动;隐形连接(11)的后面部分或整体的截面形状与转动连接舌(7)前端部的连接承孔(8)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便于能够滑动到连接承孔(8)内与转动连接舌(7)连接,起到隐形和连接的作用;
所述的隐形连接(11)的后端部有隐形承孔,便于安装隐形弹簧(10),安装隐形弹簧(10)的目的是使隐形连接(11)在防盗状态时不与转动连接舌(7)连接,使盗贼和开锁王无法识别有隐形连接(11);
所述的转动连接舌(7)的前部为柱体,后部为舌片(9);柱体部分的前端有与专配钥匙的前端相匹配的连接承孔(8),使隐形连接(11)的后端能够插入该连接承孔(8);用专配钥匙开锁时,隐形连接(11)通过专配钥匙的配合和推动能够与转动连接舌(7)连接和转动;
为了使专配钥匙在进入和退出钥匙孔内时不被卡住,所述的专配钥匙的齿顶在钥匙孔内顶开互锁顶(17)后保持至少有一个锁持孔内的弹珠被专配钥匙的齿顶顶移位或互锁顶(17)被专配钥匙的齿顶顶开,以保证锁针(15)在锁针(15)孔内不锁死锁柱(5);
为了起到隐形和防盗的作用,所述的转动连接舌(7)随锁芯(3)转动或不随锁芯(3)转动,随锁芯(3)转动时开锁,不随锁芯(3)转动时不开锁;
为了能够真正的隐形和防盗,所述的隐形连接(11)与专配钥匙完全断开,隐形连接(11)与转动连接舌(7)完全断开,锁芯(3)与转动连接舌(7)完全断开,顶针(14)和锁针(15)能够横向锁死锁柱(5)而使头柱(4)和锁柱(5)无法后退而锁死,实现了多重隐形和多重防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未经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6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有机金属银盐的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把手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