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其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4840.2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渠宏芳;余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其后 空气调节 系统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Heating、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配有双系统空调的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一个支架将空气调节系统固定在侧围钣金上。现有技术中,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有一个挂钩,钣金与挂钩对应的位置有一凸起,在装配过程中,挂钩挂在车身钣金的凸起上,调整后空气调节系统的位置,使得支架上的安装孔对准车身孔,用标准件固定。这种安装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挂钩和钣金上的凸起形状不规则,加工难度较大且容易产生误差;
(2)安装过程中需要旋转后空气调节系统,调整后空气调节系统的位置使得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安装孔对准车身孔,但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挂钩和钣金上的凸起不是中心对称,不能确保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安装孔和车身孔刚好对准,而且旋转后空气调节系统会使挂钩产生变形。
因此,提高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的加工精度,确保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安装孔和车身孔刚好对准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提高加工的简易性,使安装过程中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容易对准,且不会使所述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因安装产生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包括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和车身钣金,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车身钣金上,车身钣金上设置有定位销,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销和所述通孔的相对位置,与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的相对位置匹配。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的通孔和车身钣金上的定位销形状规则,便于制造,容易保证其加工精度;定位销为中心对称,安装过程中如需调整位置,绕定位销旋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即可使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对准,且定位销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定位销和通孔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挂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的车身钣金2上定位销,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1上有与此定位销配合的通孔4,所述定位销和所述通孔4的相对位置,与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1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2的螺栓孔的相对位置匹配。安装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时,将定位销插入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通孔4,只需要绕定位销旋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就能找到使得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对准的位置。拧入螺栓3固紧,即可完成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1上的通孔4和车身钣金2上的定位销容易制造,而且由于定位销中心对称,安装过程绕定位销旋转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即可使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对准,且定位销变形小。
为了使安装更加方便,可以在车身钣金不同位置上设置两个定位销,相应的,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上有两个与此定位销配合的通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只要车身钣金的两根定位销分别插入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相应的两个通孔中,就能保证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的螺栓孔对准,不需要进行旋转调整。
安装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的过程中,定位销要承受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的重量,拧入螺栓后仍承受一定的负荷。为了避免定位销因受力而变形,在定位销底部设置螺纹,以螺接的方式和车身钣金连接,当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完成后,将定位销取下,避免定位销继续受力,减小形变。
在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1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挂钩5,所述挂钩和车身钣金突起6的相对位置,与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1的螺栓孔和车身钣金2的螺栓孔的相对位置匹配。此结构使得将定位销插入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支架通孔之前可以将汽车后空气调节系统挂在车身钣金上,便于安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平衡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