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4906.8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左维保;何蕾;包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磊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平板 电脑 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脑,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电脑整机一般由壳体、电路板、和屏幕部件组成,平板电脑整机的的特点是便携,可以移动工作,在移动过程中极易发生碰撞挤压和跌落,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平板电脑整机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使得平板电脑整机提前报废,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来解决因发生碰撞挤压和跌落等导致平板电脑整机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包含壳体、电路板、和屏幕,还包括防震组件,所述的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内侧四角处设有圆形凸台,凸台中心处设有圆形盲孔,下壳体的四角处设有螺丝柱,其位置与上壳体四角凸台的位置相同,所述的防震 组件包含弹簧柱和缓冲弹簧,所述弹簧柱位于壳体内部的四角处,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弹簧柱上。
进一步,所述的电路板四角还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位置与上壳体四角凸台的位置相同,其外形尺寸大于弹簧柱外形尺寸。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柱底端还设有螺纹,有效牙距为6-8mm。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柱顶端端还设有阶梯形光杆,光杆直径小于弹簧柱直径,光杆长度为5-8mm。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包含上下两段,上段弹簧和下段弹簧之间由电路板隔开,二者都位于弹簧柱上。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末端还设有硅胶垫,硅胶垫与弹簧胶连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一款防震平板电脑整机的电路板的四角上设有圆形通孔,弹簧柱贯穿该孔,弹簧柱上端的光杆部分置于上壳体四角处凸台中的圆形盲孔中,下端的螺纹部分置于下壳体四角上的螺丝柱中,弹簧柱的上下两端都安装有带硅胶垫的弹簧,在发生震动跌落等情况时,弹簧通过硅胶垫将平稳的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平板电脑整机内部电路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内容
图1是防震平板电脑整机剖视图
上壳体 101 电路板 2
下壳体 102 屏幕 3
弹簧柱 401 弹簧 402
硅胶垫 4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电路板2、屏幕3、弹簧柱401、弹簧402、硅胶垫403,所述的壳体包含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的内侧四角处设有圆形凸台,凸台中心处设有圆形盲孔,下壳体102的四角处设有螺丝柱,其位置与上壳体101四角凸台的位置相同,所述的防震组件包含弹簧柱401和缓冲弹簧402,所述弹簧柱401位于壳体内部的四角处,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弹簧402位于弹簧柱401上,所述的电路板2四角还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位置与上壳体101四角凸台的位置相同,其外形尺寸大于弹簧402柱外形尺寸,所述的弹簧柱401底端还设有螺纹,有效牙距为6-8mm,所述的弹簧柱401顶端还设有阶梯形光杆,光杆直径小于弹簧柱401直径,光杆长度为5-8mm,所述的弹簧402包含上下两段,上段弹簧和下段弹簧之间由电路板2隔开,二者都位于弹簧柱401上。所述的弹簧402末端还设有硅胶垫403,硅胶垫403与弹簧402胶连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一款防震平板电脑整机的电路板的四角上设有圆形通孔,弹簧柱贯穿该孔,弹簧柱上端的光杆部分置于上壳体四角处凸台中的圆形盲孔中,下端的螺纹部分置于下壳体四角上的螺丝柱中,弹簧柱的上下两端都安装有带硅胶垫的弹簧,在发生震动跌落等情况时,弹簧通过硅胶垫将平稳的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平板电脑整机内部电路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磊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磊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4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数据分析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电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