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床气动卡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318.6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振华;蒋红泽;张波;蔡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1/10 | 分类号: | B23B3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床 气动 卡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非回转体工件的车削工艺的车床气动卡盘。
背景技术
气动阀门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因此,该产品需求场合多,生产批量大。由于气动阀门为非回转体,传统的加工方法一般是用铣床进行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工序多,效率低,质量不能把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回转体工件的车削工艺的车床气动卡盘,该车床气动卡盘能实现自动定心和夹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床气动卡盘,包含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用多个联接件固定联接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固定联接气缸;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装置和用于导向顶杆的导向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能使工件上的被加工孔的中心与车床主轴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导向装置与顶杆之间设有子母槽,能使顶杆沿着导向装置直线往复移动,实现工件的松夹;所述顶杆的端部与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顶杆铰接,所述横杆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盘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联接在第一固定盘上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联接在第一固定盘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内径为80mm。
优选的,所述横杆与第一固定盘铰接点到所述横杆与顶杆铰接点的距离约为1/3的所述横杆与第一固定盘铰接点到所述横杆与气缸的顶杆的铰接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的保护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实现自动定心和自动夹紧;
(2)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3)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护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盘;2.联接件;3.第二固定盘;4.气缸;5.横杆;6.顶杆;7.导向装置;7-1.第一导向块;7-2.第二导向块;8.工件;9.定位装置;9-1.第一定位块;9-2.第二固定块;10.保护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床气动卡盘,包含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所述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用多个联接件2固定联接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固定盘3上固定联接气缸4;所述第一固定盘1上设有用于定位工件8的定位装置9和用于导向顶杆6的导向装置7;所述定位装置9能使工件8上的被加工孔的中心与车床主轴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导向装置7与顶杆6之间设有子母槽,能使顶杆6沿着导向装置7直线往复移动,实现工件8的松夹;所述顶杆6的端部与横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横杆5的另一端与气缸4的顶杆铰接,所述横杆5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盘1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9包括固定联接在第一固定盘1上的第一定位块9-1和第二固定块9-2。因工件8是非圆柱回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盘1上的第一定位块9-1和第二定位块9-2分别完成两个维度上的定位,保证工件8上的被加工孔的中心和车床主轴回转中心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为保证顶杆6有效作用在工件8上,所述导向装置7包括固定联接在第一固定盘1上的第一导向块7-1和第二导向块7-2。
优选的,为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紧凑和充分的夹紧力,所述气缸4的内径为80mm。
优选的,为了放大气缸4输出的驱动力,保证工件8的夹紧效果,所述横杆5与第一固定盘铰接点到所述横杆5与顶杆6铰接点的距离约为1/3的所述横杆5与第一固定盘铰接点到所述横杆5与气缸4的顶杆的铰接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上的保护环10。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气缸4通过密封装置和车床主轴中心的压缩空气管相连。车床气动卡盘通过车床的三爪卡盘固定在车床的主轴上。当车床气动卡盘工作时,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进入车床主轴,然后进入气缸4中,气缸4工作推动顶杆6向上运动,根据杠杆原理,横杆5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夹紧工件8。当加工完毕后,气缸4的换向阀工作,使得反方向移动松开工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