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双屏蔽低压耐火复合绝缘高阻燃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742.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孔莺莺;王健红;徐茂华;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5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双屏 低压 耐火 复合 绝缘 阻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双屏蔽低压耐火复合绝缘高阻燃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被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地铁、发电厂、隧道等重要部门及公共场所。当发生火灾时,要求电缆线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运行,同时电缆燃烧时的腐蚀性较低,透光性良好,对救援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普通电缆的性能不足以应对多方面因素引起发生意外的紧急情况。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驱使下,普通的电缆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具有高性能的电缆将会广泛的被应用,以确保在发生各种特殊或紧急问题的情况下,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将损失降到最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电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3kV及以下耐火型、防爆型、防电磁干扰的环保型软导体复合绝缘双屏蔽低压耐火、无卤低烟、高阻燃电缆。
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双屏蔽低压耐火复合绝缘高阻燃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多股软铜线束合后绕包单层耐火硅胶带,再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层外分相疏绕铜丝形成线芯,若干线芯绞合成缆后绕包3层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形成耐火硅胶层,耐火硅胶层外挤包无卤阻燃内护层,在线芯与耐火硅胶层之间填充无卤玻纤绳,在无卤阻燃内护层外疏绕铜丝,再挤包无卤阻燃隔离层,隔离层外镀锌钢丝编织铠装,最后挤包无卤阻燃外护层。
导体采用第五种多股束合软铜导体,提高了耐火电缆的柔软度,便于电缆的移动和施工布线。
复合绝缘层由绕包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和挤包无卤绝缘层组成。在火灾发生时,无卤绝缘层燃烧时具有阻燃、低毒、低烟的性能;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在高温燃烧时可烧成陶瓷状,形成坚硬的陶瓷铠装,保护线路畅通,温度越高,烧蚀时间越长,陶瓷铠装越坚硬,阻燃性能可达FV-0级,点然后不延燃。
双屏蔽层是分别在挤包绝缘层和内护层上进行铜丝疏绕屏蔽,可起到防电磁干扰、均匀电场、承担不平衡电流、安全接地的作用。较铜带屏蔽、铜丝编织屏蔽,屏蔽效果更好。
耐火硅橡胶层由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组成。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导热系数0.0033W/Mk,特别是烧蚀后的内部是均匀的蜂窝状,具有更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烟气毒性是电缆料中最高级别ZA1级,燃烧后的烟气小白鼠吸入30min后,3天内没有变化。
金属铠装层采用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在保护电缆不受到外界机械损伤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缆的柔韧性。
内护层、隔离层、外护层均采用无卤阻燃材料,确保了电缆的低毒性、低烟性、阻燃性和防腐蚀性,满足了环保型电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低毒环保,在发生意外时电缆线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运行,同时电缆燃烧时的腐蚀性较低,透光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导体、2陶瓷化耐火硅橡胶绝缘层、3无卤绝缘层、4分相铜丝屏蔽层、5无卤玻纤绳、6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层、7内护层、8铜丝屏蔽层、9隔离层、10金属铠装层、11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电缆由内至外结构是:导体(1)、陶瓷化耐火硅橡胶绝缘层(2)、无卤绝缘层(3)、分相铜丝屏蔽层(4)、无卤玻纤绳(5)、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层(6)、内护层(7)、铜丝屏蔽层(8)、隔离层(9)、金属编织铠装层(10)、外护层(11)。导体(1)采用的是第5种多股软铜线束合后绕包单层陶瓷化耐火硅胶带形成耐火硅橡胶绝缘层(2),再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绝缘层(3),在无卤绝缘层(3)外分相疏绕铜丝屏蔽层(4)形成线芯,若干线芯绞合成缆后填充无卤玻纤绳(5),绕包3层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带形成耐火硅胶层(6),耐火硅胶层(6)外挤包无卤阻燃内护层(7),在无卤阻燃内护层(7)外疏绕铜丝屏蔽层(8),再挤包无卤阻燃隔离层(9),隔离层(9)外层为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10),最后挤包无卤阻燃外护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