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轮粗加工和铸造检验用一体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803.3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运;张显宝;王凤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汝瑜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粗加工 铸造 检验 一体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工装,尤其是一种减震轮粗加工和铸造检验用一体工装。
背景技术
减震轮是汽车配件之一,一般是采用铸造工艺生产的,获得的减震轮铸件需进行处理后才能正常使用:
(1)为了补缩,减震轮铸件的轮毂内孔处设置有一个暗冒口,现有技术中去除暗冒口的方法为:a、把减震轮置于三爪卡盘上;b、人工紧固减震轮;c、利用(钻床)将暗冒口去掉;d、人工松紧减震轮;e、把减震轮从三爪卡盘中取出。每加工一个减震轮需要进行一次装夹,加工工序较复杂,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不适合批量生产,另外,人工固定减震轮势必存在加工误差;
(2)减震轮铸件的分型线毛刺需要清理干净,现有技术中是工人用电磨或小的砂轮机把铸造毛刺打磨干净,这种方法需要操作工人凭经验掌握毛刺清理的程度,有些工件的毛刺会出现清理不彻底的现象,这就需要人工对毛刺的清理状态进行检验,但是漏检的情况又时有发生,如果发生漏检,则影响VCT装配,造成较大的损失。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减震轮粗加工和铸造检验用一体工装的技术方案,去除暗冒口时将减震轮固定在该工装上,减少了卡盘的装夹工序,同时还能对铸造毛刺进行检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减震轮成品的质量,减少了次品率。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减震轮粗加工和铸造检验用一体工装,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有与待加工减震轮的轮辐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件,在安装底座上所述定位件围成区域内设置有与待加工减震轮的轮辐及轮毂相匹配的定位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与待加工减震轮轮辐孔的数量相同,实现了对减震轮的精确定位并且能对每个轮辐孔的毛刺进行检验,防止了漏检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定位件的内侧面为与待加工减震轮的轮辐面相匹配的光滑曲面,能对毛刺的清理程度进行检验,如果毛刺没有被清理干净,则不能将减震轮固定在一体工装上。所述定位件的外侧面为与待加工减震轮轮辋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光滑圆弧面,将减震轮卡接固定在一体工装上之后,实现的是对减震轮轮辋下端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安装底座为圆盘形,在安装底座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螺栓孔,将安装底座与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了对安装底座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定位件位于以安装底座的轴线为中心的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安装底座和定位件为一体式结构。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方案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有与待加工减震轮的轮辐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件,在安装底座上所述定位件围成区域内设置有与待加工减震轮的轮辐及轮毂相匹配的定位腔。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盘直接装夹减震轮的外表面的装夹方式,利用将减震轮固定在一体工装上来实现对减震轮的定位,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将减震轮固定卡接在一体工装的同时实现了对铸造毛刺的清理状态进行检验的目的,因此,有效的控制了不合格减震轮成品的外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质量,减小了次品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中,1为安装底座,1.1为螺栓孔,2为定位件,2.1为定位件的外侧面,2.2为定位件的内侧面,3为减震轮的轮辐面,4为定位腔,5为待加工减震轮,6为减震轮轮辋的内表面,7为暗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动转泵支架夹具
- 下一篇:用于加工中心的多零件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