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警用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019.4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明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87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抓捕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警用抓捕器。
背景技术
每年在抓捕持械歹徒的过程中,都会造成警员、保安或见义勇为者的伤亡,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在制服持械歹徒的过程中,目前常采警用钢叉和警用抓捕器对持械歹徒实施抓捕,但警用钢叉只是一种防御性工具,歹徒很容易从钢叉中脱身逃走。申请号为 201220522518.8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器,该抓捕器虽然可较容易将歹徒锁入锁凶臂内,但由于处于主锁架两端头之外的锁臂无法有效的锁扣在一起,加上在锁住歹徒时歹徒必定全力挣脱,歹徒全力挣脱的过程中,安保人员也会为防止歹徒逃脱而全力紧拉,这时锁凶臂有可能在某一瞬间将承受数百斤的拉力,因为其处于主锁架两端头之外的锁臂无法有效的锁扣在一起,及抓捕器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轻便灵活的性能,所以抓捕器的锁凶臂的材质不可能太大,综上原因,该抓捕器在将歹徒锁入锁凶臂内后,在安保人员和歹徒的全力拉扯过程中锁凶臂的锁臂极易因巨大的拉力而变形,从而造成歹徒的逃脱。另外,该抓捕器结构稍显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抓捕器应具有轻便灵活才能好用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轻捷,且在锁住歹徒后,两锁凶臂的锁臂可有效的锁扣在一起的警用抓捕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警用抓捕器在锁住歹徒后因安保人员和歹徒的全力拉扯过程中锁凶臂的锁臂因巨大的拉力而变形,从而造成歹徒的逃脱的问题。
警用抓捕器,包括主锁架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主锁架上的锁凶臂,装配锁凶臂的转轴上安装有带动锁凶臂张开复位的复位弹簧。
所述主锁架为圆缺形的中空状主锁架,主锁架的两端端头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凶臂的架体,锁凶臂通过转轴安装在架体内,转轴上安装有带动锁凶臂复位的复位弹簧,主锁架下端为手柄。
所述锁凶臂为圆缺状或 L 型,其共有两个,它们分别通过它们中部的转轴孔安装在主锁架两端端头的架体内,锁凶臂转轴孔下端为推力臂,转轴孔上端为锁臂;一个锁凶臂的锁臂外端设置有锁扣装置,另一个锁凶臂的锁臂外端设置有环状孔。
所述锁扣装置为一个锁凶臂的锁臂外端设置的锁扣装置,其为中空状,两侧的锁扣壁具有张合的弹性,两锁扣壁的前端各设置有一个锁扣键销,锁扣键销内面呈直线状,外面呈光滑的斜面;一侧的锁扣壁中部安装有一根螺栓,通过转动螺栓,达到螺栓将两锁扣壁顶张开的目的。
所述环状孔为另一个锁凶臂的锁臂外端设置的环状孔,其环状孔内面呈直线状,外面呈光滑的三角斜面。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警用抓捕器打开状的外视图 。
图 2 是图 1 中 22的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警用抓捕器的实施例 ,如图 1 所示,本警用抓捕器包括圆缺状的中空的主锁架 1,主锁架1的两端端头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凶臂2的架体,转轴23转动装配在架体内,转轴23上安装有带动锁凶臂2复位的复位弹簧,锁凶臂2共有两个,它们分别通过它们中部的转轴孔安装在主锁架1两端端头的架体内,锁凶臂2转轴孔下端为推力臂,转轴孔上端为锁臂;另一个锁凶臂2的锁臂外端设置有环状孔21;一个锁凶臂2的锁臂外端设置锁扣装置22,锁扣装置22为中空状,两侧的锁扣壁具有张合的弹性,两锁扣壁的外端各设置有一个锁扣键销221,锁扣键销221内面呈直线状,外面呈光滑的斜面;一侧的锁扣壁中部安装有一根螺栓222,通过转动螺栓222,达到螺栓222将两锁扣壁顶张开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明,未经王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刚度轻质发射箱
- 下一篇:一种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