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田用驱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024.5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奇;王旭冉;郭长春;张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江 |
主分类号: | B60B15/00 | 分类号: | B60B15/00;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田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田用驱动轮。
背景技术
水田用驱动轮是专门为在水田作业的农业机械完成水田整地、运输、撒肥、喷药等田间作业而设计的专用产品。利用加宽和加大直径的钢圈与制成一定形状的若干防陷驱动钢板焊合而成的钢轮,钢轮通过加大直径和增加防陷钢板数量,增加与田地的摩擦力,通常在泥泞的水田条件下,起到机械防陷,防止驱动轮打滑,保证机械正常行驶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开垦或低洼的水田里进行各种田间作业,能有效保证机械的防陷性能和通过性能。目前,一般水田作业机械是厂家制造配备的或自己改制的钢制驱动轮,将原车橡胶驱动轮更换为钢制驱动轮,这样虽然能部分解决驱动轮打滑下陷的问题,特别是由于钢轮直径加大加宽,致使整机质量大幅增加,从而破坏田地的平整性,给后续作业带来困难,平整车辙费时费力成本骤增,效果总是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现用防陷钢轮加宽后,只能用于无苗田地作业,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陷、定位准确、连接牢固的新型水田用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水田用驱动轮,包括驱动轮侧板、驱动轮毂、内支撑板,所述驱动轮侧板对称设有2个,所述驱动轮侧板之间连接内支撑板,驱动轮缘与驱动轮侧板和内支撑板及驱动轮毂形成断面下窄上宽的“v”型密闭的内部空间,所述驱动轮毂内壁焊接有6个轮毂加强板,所述驱动轮毂一侧连接幅盘,所述幅盘为圆环形,所述幅盘上设有幅盘定位孔,驱动轮毂与轮毂加强板及幅盘焊接成一体,驱动桥接盘具有与圆环形幅盘相适应的环形固定槽,所述幅盘卡在环形固定槽中,驱动桥接盘连接驱动桥,驱动桥接盘上具有与幅盘定位孔对应的连接孔,固定螺栓穿过幅盘定位孔和连接孔连接锁紧螺母,驱动轮毂通过固定螺栓及锁紧螺母与驱动桥连接。
所述驱动轮侧板分别由6块钢板焊接而成,焊接接缝处用6块内支撑板将2个驱动轮侧板焊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轮缘上焊接有驱动轮齿,驱动轮齿具有40个并焊接在驱动轮缘的圆周表面上,所述驱动轮齿制成“∧”型。所述驱动轮侧板外侧连接有驱动弧板,所述驱动弧板分别焊接在2个驱动轮侧板的接缝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防滑防陷作用明显,安装拆卸方便、定位准确、连接牢固,使用时不会损坏田地,驱动力及防滑防陷性能突出,适用范围广。驱动轮毂与轮毂加强板及幅盘焊接成一体,幅盘卡在环形固定槽中通过锁紧螺母连接结构独特不但方便拆卸,而且定位准确、防止窜位、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田用驱动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田用驱动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田用驱动轮驱动轮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水田用驱动轮,包括驱动轮缘1、驱动轮侧板3、驱动轮毂4、内支撑板11,所述驱动轮侧板对称设有2个,所述驱动轮侧板之间连接内支撑板,驱动轮侧板分别由6块钢板焊接而成,焊接接缝处用6块内支撑板将2个驱动轮侧板3焊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轮缘1与驱动轮侧板3和内支撑板11及驱动轮毂4形成断面下窄上宽的“v”型密闭的内部空间,所述驱动轮缘上焊接有驱动轮齿10,驱动轮齿具有40个并焊接在驱动轮缘1的圆周表面上,所述驱动轮齿制成“∧”型。所述驱动轮毂4内壁焊接有6个轮毂加强板5,所述驱动轮毂4一侧连接幅盘6,所述幅盘6为圆环形,所述幅盘上设有幅盘定位孔12,驱动轮毂与轮毂加强板及幅盘焊接成一体,驱动桥接盘13具有与圆环形幅盘相适应的环形固定槽15,幅盘卡在环形固定槽中,驱动桥接盘13连接驱动桥7,驱动桥接盘13上具有与幅盘定位孔12对应的连接孔14,驱动轮幅盘对准驱动桥接盘,幅盘定位孔12对准连接孔14,幅盘6卡在环形固定槽中,固定螺栓8穿过幅盘定位孔和连接孔连接锁紧螺母9。将固定螺栓8及锁紧螺母9固定,驱动轮毂通过固定螺栓8及锁紧螺母9与驱动桥7连接。驱动轮毂与轮毂加强板及幅盘焊接成一体,幅盘卡在环形固定槽中通过锁紧螺母连接不但方便拆卸,而且定位准确、防止窜位、连接牢固。而驱动轮侧板外侧连接有驱动弧板2,驱动弧板共12块,每侧面设置有6块,所述驱动弧板分别焊接在2个驱动轮侧板的接缝处,具有防滑防陷的作用,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驱动轮断面形状起到控制下陷的作用,驱动弧板和轮缘上的驱动轮齿起到增加驱动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江,未经张振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