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管式大功率LED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178.4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菊子;蔡强;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菊子;蔡强;李国华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容振全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大功率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是一种导热管式大功率LED灯具。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突显出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全球能源与环保压力已越来越大。因此,世界各国的节能环保意识正逐步增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和产业发展环境的主流趋势。1991年1月美国环保局首先提出实施“绿色照明”和推进“绿色照明工程”的概念,很快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措施,推进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和发展,在此过程中,LED作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被引入照明应用领域。LED灯具不但有良好的照明作用,而且具备了节能、环保、寿命长、使用电压低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不断的进步,近年来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作为冷光源的LED灯,在发光的同时也有热量伴随,其产生的热能全部集中在单一点上,如不及时散热,很容易造成部件因高热、高电流出现击穿损坏,而且组件长期处于高热,也会让其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从而增大使用成本。
目前,针对LED灯的散热方式主要采用翅片式散热装置,利用板状散热片进行吸热、散热,实现对LED灯散热的目的,但翅片式散热装置在散热时通过翅片与空气接触后由空气带走热量而散热,但由于翅片散热是对外开放式散热,受热后产生的热气流会在翅片间隔中与外部空气产生紊流,散热速度慢,效果差,只能适用于小功率的LED灯,而在道路照明、海洋捕捞作业等方面,并不能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由此LED灯集成板应运而生,通过在集成板安装多颗LED灯珠,使其功率大幅度提高,增大照明效果,但在集成板上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采用常规片式散热装置,不能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导致灯具不及时散热,出现组件过热、使灯具烧坏或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而且LED是温度敏感器件,当温度上升时,其发光效率急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导热管式大功率LED灯具,利用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的原理,采用管状散热装置,可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地解决现有LED大功率灯具散热慢、散热不均与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管式大功率LED灯具,包括集成板和控制电路,在集成板前侧均匀设置多颗LED灯珠,在集成板的后侧设置管式散热装置,所述管式散热装置由数个均匀排列的散热管构成,散热管设计为直通式结构,其管口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散热时,LED灯珠的发出的热通过集成板传导至散热管,散热管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形成热空气流上升由上端管口流出带走热量,同时新冷空气由下端管口流入,进行新一轮的吸热,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所述散热管的横截面为方形,增大散热管与集成板的接触面,有利于快速传导热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利用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的原理,采用管状散热装置,可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地解决现有LED大功率灯具散热慢、散热不均与等问题,具有散热快、寿命长、节能环保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成板,2、散热管,3、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热管式大功率LED灯具,包括集成板1和控制电路,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所述集成板1为铝材料制成,能够快速的传导热量;在集成板1前侧均匀设置多颗LED灯珠3,能够达到更好的照明作用,在集成板1的后侧设置管式散热装置,管式散热装置由数个均匀排列的散热管2构成,其管口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即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散热管2的横截面为方形,可增大散热管2与集成板1的接触面,有利于快速传导热量,散热管2设计为直通式结构。散热时,LED灯珠3的发出的热通过集成板1传导至散热管2,散热管2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后,形成热空气流由上端管口流出带走热量,同时新冷空气由下端管口流入,进行新一轮的吸热,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菊子;蔡强;李国华,未经王菊子;蔡强;李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洗梗水汽混合装置
- 下一篇:喷淋式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