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978.6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杰;袁鹏举;付常伟;佟松泽;宋志国;赵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4 | 分类号: | B21B45/04;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轧型钢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钢结构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型钢正在逐步成为该领域用钢的重要原材之一。但是由于型钢截面的复杂性,成品表面质量较差,尤其是在喷丸或喷砂之后,其表面经常存在不同程度麻点或麻坑问题,必须经过必要的修补后才能进行喷漆,否则会严重影响整体钢结构的美观性。为提高型钢表面质量,通常的做法是提高一次高压水除鳞装置的除鳞水压力、水量或增加二次水除鳞装置,但是该类方法设备投入巨大,且会显著增加除鳞用水量,为生产线水处理增加较大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小、辅助设备少、运行稳定等特点,特别适合车间场地小、水处理能力已达上限的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风管路1,所述任一高压风管路1上连接用于吹扫轧件3表面的若干个喷嘴2。
优选地,所述高压风管路1的数量为八个,均匀设置于轧辊4前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数量的高压风管路,比如十个等;并且高压风管路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在轧辊前设置四个,轧辊后设置六个,等。
优选地,所述喷嘴2的数量为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数量的喷嘴,比如四个等。
优选地,所述喷嘴2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显然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喷嘴设计为其他形状,比如梯形等,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喷嘴的开口内嵌设网片或开口上覆盖网膜等。
优选地,所述喷嘴2的轴线与高压风管路1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θ为30~60°。
优选地,所述高压风管路1的形状为Π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高压风管路设计为其他形状,比如圆环形等。
优选地,所述任两个相邻高压风管路1上所设置喷嘴2的方向相对或相反。使喷嘴喷出的气流形成一个交叉的角度。通过交叉吹扫在型钢表面形成气团,提高对型钢表面残余冷却水、次生氧化铁皮、细小刮丝等容易降低型钢表面质量的物质的清除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成品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吹扫风压力可以为0.5~2.0MPa。
本实用新型中高压风管路为单独控制,可以通过不同高压风管路的开闭组合(比如,第一个高压风管路关闭,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开启,同时,第五个、第六个开启,第七个关闭,第八个开启)提高轧件表面残余冷却水、次生氧化铁皮、细小刮丝等容易降低型钢表面质量的物质的清除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置本身加工难度低,同时不需要新增高压水泵、电机等设备,具有投资少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为机械结构,不需相关辅助设备,具有运行稳定,更换方便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交叉吹扫在型钢表面形成气团,提高对型钢表面残余冷却水、次生氧化铁皮、细小刮丝等容易降低型钢表面质量的物质的清除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成品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轧机气帘除鳞装置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风管路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风管路左视图;
附图标记:1、高压风管路;2、喷嘴;3、轧件;4、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高压风管路1,所述任一高压风管路1上连接用于吹扫轧件3表面的若干个喷嘴2。
所述高压风管路1的数量为八个,均匀设置于轧辊4前后。
如图2所示,所述喷嘴2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喷嘴2为圆形。
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2的轴线与高压风管路1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θ为30°。
所述高压风管路1的形状为Π型。
所述任两个相邻高压风管路1上所设置喷嘴2的方向相对或相反。
实施例2
一种轧机气帘除鳞装置,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喷嘴是椭圆形,所述喷嘴的轴线与高压风管路所在平面所成角度θ为60°。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事故顺序记录装置检测仪
- 下一篇:农业养殖环境监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