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钒氮合金推板窑一体式石墨拱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8637.2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军;魏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钟祥华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2 | 分类号: | F27D1/02;F27B9/3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推板窑一 体式 石墨 拱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板窑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钒氮合金生产用推板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高质量的钒氮合金生产时必须保证各工序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进行,其生产反应过程复杂,窑膛内的气氛也相当复杂,除分阶段充入的煤气、氮气外,过程中将产生CO和水蒸气,高温下还有少量挥发份,这种复杂的气氛很容易损坏窑炉内膛结构,使得窑炉内膛寿命大大降低,窑炉内膛主要由拱顶、侧壁和导轨构成,其中,拱顶整体呈平板状,主要是由三块横截面呈梯形的石墨砌块相互组合而构成,其接合处的缝隙常会在复杂气氛作用下被氧化消耗,同时在热膨冷缩的恶劣环境下,缝隙不断增大,导致拱顶中间部分的石墨砌块出现松动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窑顶坍塌,这时只有通过停窑维修进行处理,一次停窑所需消耗的电费大约在四十万元左右,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平板状的拱顶结构不利于与窑炉内膛的侧壁相接合,导致窑炉内膛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有效延长窑炉内膛的使用周期,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钒氮合金推板窑一体式石墨拱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钒氮合金推板窑一体式石墨拱顶模块,它主要由主体构成,在该主体的下两侧设置有成对的凸起,在该成对的凸起下分别设置有榫头,该主体的下中间部位呈平板状,在该主体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呈纵向的槽孔,该槽孔与主体两侧成对的凸起相对应。
所述主体两侧的槽孔为通孔。
所述主体下呈平板状的中间部位宽度为36—42厘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十分简单,设计合理,将拱顶制作呈整体式结构,再也无接缝存在,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大延长,有效延长了窑炉内膛的使用周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其下侧设计有榫头机构,利于与内膛的其它部件相接合,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钒氮合金推板窑一体式石墨拱顶模块,它主要由主体1构成,在该主体1的下两侧设置有成对的凸起2,在该成对的凸起2下分别设置有榫头3,利用该榫头3结构利于与内膛的侧壁相接合,使得窑炉内膛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该主体1的下中间部位呈平板状4,在该主体1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呈纵向的槽孔5,该槽孔5与主体1两侧成对的凸起2相对应,槽孔5为通孔,利于在其内插置硅钼棒进行加热用,所述主体1下呈平板状4的中间部位宽度为36—4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钟祥华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钟祥华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8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钩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兽用长效氧氟沙星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