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8736.0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海;叶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铝合金 轧机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高铁铝合金连铸连轧生产线部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高铁铝合金连铸连轧生产线工艺流程为,首先将原料投入熔化炉融化,熔化炉导入到保温炉进行保温,经过流槽导出,经过除气过滤箱去除空气和杂质进入浇煲再经过浇铸机进行铸锭,然后经过牵引滚剪机进行牵引,经过校直机校直,经过倍频感应加热装置加热进入主动喂料装置,然后进入连轧机,然后依次经过淬冷装置、牵引装置和连续收杆装置预成型,最后经过梅花式收线装置形成成品稀土高铁铝合金杆。
流水线中主要由浇堡、流量调节装置、结晶轮及转动装置(含驱动电机)、压紧轮装置、钢带张紧装置、惰轮、钢带吹水和擦水装置、剔锭器、铸锭引桥、水冷却装置、水压力显示装置及气路系统等组成。
为保证铸锭结晶组织致密且均匀,结晶轮为四面喷水冷却,喷水时水面成扇形,水量可调。沿结晶轮的周向1点钟至10点钟段,内、外冷却各分为三区;内侧和外侧冷各分为二区。为便于冷却水调节和维护,内冷、外冷、外侧冷安装在一个可转动的门上,可方便地从结晶轮中转出。为保证张力压紧力可调,钢带张紧及压紧为气动张紧、气动压紧。
稀土高铁铝合金连铸连轧生产线冷却乳液经离心泵、过滤器、热交换器分两路进入装在齿轮箱上面的两路总管,通过胶管,对各机架的齿轮、轧辊、进出口导卫进行润滑、冷却,最后乳液全部通过底座上的回流槽,经过回流管回到乳液池,其中一路可根据出轧温度工艺要求自动调节乳液流量。
流水线用φ9.5mm、φ12mm铝金杆及普通铝杆拉制成φ2.1mm-φ4.5mm的铝及铝合金线,拉线轮采用直线排列,连续拉制,机械电气速度均衡匹配,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换模,自动不停机换盘收线。
现有的铝合金杆轧机流水线的清洗过程中,采用敞开式清洗方式,乳化液四处飞溅,环境污染严重,工人健康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包括呈倾斜设置的密封罩1,密封罩1与密封箱2相连接;密封箱2内设置有清洗导向轮;清洗导向轮4成对设置在稀土高铁铝合金杆5两侧;密封箱2中部设置有进口6,进口6与密封管道7相连接;密封管道7插入密封箱2内,密封管道7的出口设置在清洗导向轮4中间;密封箱2下部设置出液口8,出液口8通过出液管道9与回水管道10相连接。
所述回水管道10横截面呈矩形。
所述挡板12数量至少为3块。
所述清洗导向轮4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
所述密封罩1的倾斜角度为20-35度。
所述清洗导向轮两侧设置有铜质导向轴套3。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采用全密封的清洗装置,乳化液被密封在密封罩内,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工人健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流水线上的前段主要是清洗后段是吹干,均在密封环境下进行,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清洗导向轮表面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清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清洗导向轮两侧设置有铜质导向轴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稀土高铁铝合金轧机收线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密封罩 2、密封箱
3、导向轴套 4、清洗导向轮
5、稀土高铁铝合金杆 6、进口
7、 密封管道 8、出液口
9、出液管道 10、回水管道
11、排气烟罩 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8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