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膏制酸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037.8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恒波;徐靖;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制酸换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制酸换热装置,尤其涉及到石膏制酸联产水泥行业的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膏制酸联产水泥行业多采用窑外预热干法技术,其缺陷有以下几点:
一.单机产能低。产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能
够大幅提高石膏制酸的产量是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热耗高。石膏制酸系统热耗是除产量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烧成热耗
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和工厂的经济效益。由于石膏的比重较轻,在预热器内不易沉积,内返混现象容易发生,气固两相换热效率低,增加了预热系统的物料循环率,从而使系统的热耗居高不下。改善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现有的工艺流程、提高换热效率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改善现有的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流程、提高换热效率的石膏制酸换热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膏制酸换热装置,石膏作为主要钙质原料,配合硅质、铝质及铁质原料共同组成生料,包括旋风收尘器、脱水管道、预热器;脱水管道与预热器之间设有旋风收尘器,预热器包括n列并行排列的旋风筒,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各列最上面的旋风筒组成第一层,各列最下面的旋风筒组成最末层;每一列旋风筒的气流路线为串联方式;由旋风收尘器下来的生料从每一列的第一层旋风筒开始进行交叉式热交换及固气分离,即历遍一层每列旋风筒后再历遍下一层每列旋风筒,历遍各列后进入每一列的最末层旋风筒。生料在热风的带动下通过脱水管道完成脱水后,进入旋风收尘器,由旋风收尘器收尘进入预热器,在预热器中与热烟气进行交叉式热交换及实现固气分离后,热生料进入下一级煅烧设备进行煅烧。通过预热器交叉式高效率预热,实现了石膏制酸预热器系统的高固气比,提高了石膏制酸预热器系统的单机设备产能,同时又提高了预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系统的热耗。
所述旋风筒的层数为小于等于4层,大于等于2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风筒为两列3层,此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产能高、第一层旋风筒出口温度低、系统的热耗低,而且预热器旋风筒布置高度低、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建结构投资。
当所述的旋风筒为四列时采用2层即可,此时不仅产能更高、第一层旋风筒出口温度更低,系统的热耗更低,预热器布置高度更低,但预热器旋风筒布置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一列第一层旋风筒的个数为2个,此时第一层旋风筒单个旋风筒规格不至于太大,有利于制作、安装及工艺布置,料分两股进入第二层旋风筒更有利于物料的分散及热交换更充分,同时也便于工艺操作的调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一种石膏制酸换热装置还包括分料阀,分料阀设置在旋风收尘器与预热器之间,由旋风收尘器下来的生料可全部或部分通过分料阀分料到每一层旋风筒(由旋风收尘器下来的生料可全部通过分料阀分料到某一层旋风筒;或一部分分到一层旋风筒,另一部分分到其他某一层或某些层旋风筒。)通过分料阀的分料可根据每一层旋风筒出口温度的不同,实时调整并满足劣质石膏生料充分固气换热所需的温度,从而确保石膏生料高固气比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中:1-旋风收尘器;2-脱水管道;3-分料阀;4-预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膏制酸换热装置,包括旋风收尘器1、脱水管道2、预热器4;脱水管道2与预热器4之间设有旋风收尘器1;生料在热风的带动下通过脱水管道2完成脱水后,进入旋风收尘器1,由旋风收尘器1收尘进入预热器4,在预热器4中与热烟气进行交叉式热交换及实现固气分离后,热生料进入下一级煅烧设备进行煅烧。
预热器4包括n列并行排列的旋风筒,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如图1所示,n为2,各列最上面的旋风筒组成第一层,如图1所示,旋风筒C1B和旋风筒C1A为第一层;各列最下面的旋风筒组成最末层,即旋风筒C3B和旋风筒C3A为最末层。
每一列旋风筒的气流路线为串联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列的旋风筒C1B、旋风筒C2B、旋风筒C3B串联,第二列的旋风筒C1A、旋风筒C2A、旋风筒C3A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式秸秆粉碎与炭化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