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切割机的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436.4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29/08 | 分类号: | A01F29/08;A01F29/09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40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切割机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切割秸秆的秸秆切割机,特别是秸秆切割机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切割以及粉碎是制造生物质能源产品的首要环节。我国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达7亿吨。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为960万吨,折标煤480万吨。
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曾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秆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农作物秸秆原料量大面广,年年再生,目前这部分宝贵的资源除了一部分用于农民炊事燃料和少量还田外,田间地头或直接焚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甚至直接被废弃在田间、路边。这种污染在收获季节集中排放,每年春秋两季由于焚烧而引起的烟雾既污染大气环境,又影响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也常常引发火灾,使得短时间内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秸秆焚烧现象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露地焚烧秸秆是个久治不愈的顽症,实际取得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出路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由于农作物秸秆具有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容重小、储运不便等缺点,国内又缺乏规模化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制约了秸秆作为一种洁净环保能源的推广与应用。
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经干燥和切割粉碎等预处理后压缩成型,体积缩小为原来的6-8倍,密度为1.2-1.3吨/m3,能有效改变其燃烧特性。生物质成型燃料运输、储存和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燃料可替代煤炭和燃油,有利于节能减排。因此,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耗中,生物质成型燃料将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生物质成型燃料大大提高了生物质作为燃料的品质,为农作物秸秆的异地运输和使用创造条件,可广泛用作区域采暖、蒸汽和热水供应等锅炉燃料,可为规模养殖场、作物栽培温室和农产品加工厂集中供热,也可进一步炭化处理,得到优质生物质炭。因此,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加工转换为致密成型燃料,具有明显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石油等矿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已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能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把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提上日程,尤其是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我国于2005年2月已通过第一部《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并于2006年1月起正式实施,积极推动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农业优先主题之一“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明确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沼气、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5年开始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开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化沼气等在内的生物能源产品的产业化,加大了对以秸杆、农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压缩成型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支持力度。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将达5000万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指出,到2015年我国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将达2000万吨。目前,我国各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年产量还未达到500万吨。因此,加大对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力度,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作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生物质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界光合作用固定于植物上的太阳能,其燃烧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于植物的生长,是对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具有二氧化碳生态“零”排放的特点。通过压缩成型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有着较大的力学强度和较高的热值,具有近似于中质烟煤的燃烧特性,但又没有煤所固有的硫分大、灰分高、污染环境等缺点。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典型的低碳燃料,而且硫、氮含量低,燃烧生成的污染物少,不需要脱硫设备就可以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简单的除尘装置就可以实现粉尘排放达标。因此,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排放,减少污染”的环境保护大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研试验用玉米脱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园压青材料辅助捆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