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凸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0409.9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控式 止痛 注液泵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凸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控式止痛注液泵分为电控部分与储液部分,位于中盖内的电控部分主要是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凸轮转动,在凸轮的三个凸台位置,放置三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二个小阀门);由凸轮的转动带动3个阀门来开启和关闭控流管。由此可见,凸轮的平整精度是控制控流管实现平稳输液的关键部件。而现有的凸轮结构是一个一体成形的部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要求较高,所以良品率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要求低且精度控制精确的用于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凸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所述凸轮轴与所述第三凸台连为一体,所述第三凸台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中部分别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分别通过插接的方式设于所述凸轮轴的两端,所述插接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凸轮轴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凸起卡销。
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厚度分别为4mm,所述第三凸台厚度为11mm,所述凸轮轴的主体直径为5.8mm,所述凸轮轴的长度为34.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将凸轮与三个凸台的组装结构,对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作进一步改进,实现了精度的精确控制,并进一步降低生产要求,易于推广,良品率明显提高。本实用新使用时输液平稳,大大提高了输液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凸轮轴与第三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凸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凸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凸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凸轮轴;2、第一凸台;3、第二凸台;4、第三凸台;5、通孔;6、插接孔;7、卡槽;8、凸起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凸轮轴1、第一凸台2、第二凸台3、第三凸台4,所述凸轮轴1与所述第三凸台4连为一体,所述第三凸台4的侧面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用于减少第三凸台4的厚度,如果厚度过大,在注塑冷却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变形现象,对曲面精度要求很高的凸轮,任何程度的收缩变形都很可能超出设计精度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凸轮为一体成型,很难改变其厚度,从而对于收缩无法做到精确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5解决收缩问题,并且使得第一凸台2、第二凸台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凸轮轴1的两端相连,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所述第一凸台2、第二凸台3中部分别设有插接孔6,所述第一凸台2、第二凸台3分别通过插接的方式设于所述凸轮轴1的两端,所述插接孔6的孔壁上设有卡槽7,所述凸轮轴1上设有与卡槽7相配合的凸起卡销8,所述插接孔6套在所述凸轮轴1上,且所述凸起卡销8嵌在所述卡槽7中,以固定所述第一凸台2、第二凸台3。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厚度分别为4mm,所述第三凸台厚度为11mm,所述凸轮轴的主体直径为5.8mm,所述凸轮轴的长度为3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污染加药注射器
- 下一篇: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