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0795.1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松;吴文武;聂利平;汪峻;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装置 | ||
1.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可沿既定方向做往复位移动作的浮动辊(10)以及用于限定浮动辊(10)位移幅度的活塞缸(20),活塞缸(20)上的活塞杆端部连接于浮动辊(10)辊轴处,且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与浮动辊(10)的待浮动方向同向布置;活塞缸缸体与外部机架彼此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还包括感应部,活塞杆具备感应段,所述感应部的感应区域位于活塞杆上感应段的位移路径且两者间构成行程开关式感应配合关系;所述感应部可沿活塞杆动作方向作往复位移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20)为气缸,所述感应部位于活塞缸(20)缸体外壁处且其感应方向垂直指向其缸体内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20)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板(30),所述滑板(30)上贯穿其板体开设有条状孔槽部(31),孔槽部(31)的孔长或槽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41)和连接于其感应端(41)上的拨杆(42),所述滑板(30)与活塞缸(20)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的空腔或间隙,拨杆(42)由感应端(41)处穿过孔槽部(31)向外顺延,且与孔槽部(31)间构成可沿孔槽部(31)布置方向往复动作的滑动配合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0)上的位于活塞缸(20)缸壁一侧孔端处布置有滑槽或凸棱,所述滑槽或凸棱的长度方向与孔槽部(31)的布置方向同向布置,所述感应部还包括滑块(43),滑块(43)与拨杆(42)间固接布置且与滑槽或凸棱间构成往复滑动配合关系,滑块(43)上布置有限定其与滑槽或凸棱发生相对转动的止转部(431);所述拨杆(42)为螺纹杆,拨杆(42)的最外端处套设有螺母部(44)且两者间构成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滑块(43)上的面朝滑板(40)的一侧面处布置有凹槽部,该凹槽部与滑板上的凸棱间彼此嵌合布置以形成导轨式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3)上的面朝滑板(43)的一侧面处嵌设于滑板(43)上的滑槽内且彼此形成导轨式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20)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杆(50),滑杆(50)的杆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41)和连接于其感应端(41)上的拨块(42),所述滑杆(50)与活塞缸(20)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41)的空腔或间隙,拨块(42)上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滑杆(50)与贯穿孔间构成套接配合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42)上贯穿其块体开设有紧钉螺钉孔,该紧钉螺钉孔轴线垂直其上贯穿孔轴线布置,拨块(42)与滑杆(50)间构成紧钉螺钉式滑动配合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20)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杆(50),滑杆(50)的杆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41)和连接于其感应端(41)上的拨块(42),所述滑杆(50)与活塞缸(20)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41)的空腔或间隙,拨块(42)外形呈“C”字状且其“C”字状开口部与滑杆(50)间箍设布置,滑杆(50)与贯穿孔间构成套接配合关系,“C”字状拨块(42)上的相对其开口侧所在侧壁的外侧壁处固接感应端(41);拨块(42)上贯穿其块体开设有紧钉螺钉孔,该紧钉螺钉孔轴线垂直滑杆(50)长度方向布置,拨块(42)与滑杆(50)间构成紧钉螺钉式滑动配合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2~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其特 征在于:活塞缸(20)的缸体与外部机架间构成铰接配合;浮动辊(10)于其两端辊轴处均布置有过渡板(60),所述过渡板(60)与浮动辊(10)辊轴间构成转动配合关系,且过渡板(60)与外部机架间形成铰接配合,过渡板(60)与外部机架间配合形成的铰接点轴线与浮动辊(10)辊轴轴线偏心且平行布置;活塞缸(20)上的活塞杆端部顺延并连接于过渡板(60)上的上述铰接点与浮动辊(10)辊轴轴线之间的板体位置处,且该活塞杆端部与过渡板(60)间构成铰接配合关系;活塞缸(20)的缸体与外部机架间铰接部位轴线、活塞杆端部与过渡板(60)间铰接处轴线与浮动辊(10)辊轴轴线间彼此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7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膜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沙发齿条的膜片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