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缠绕轴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1125.1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庞凤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通用钢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张海英 |
地址: | 21419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缠绕 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绳生产设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缠绕轴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线路检修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钢绳。比如在线路固定作业和线路防线作业中,钢绳都是必不可少的检修工具。在输电检修现场,钢绳是一个很重要的承力线索。实际工作中,由于钢绳具有一定的韧性,所以并不容易卷绕整齐,现场经常出现钢绳摆放凌乱的现场,影响检修工具的存放和管理。
目前,还没有一种辅助人工缠绕钢绳的装置,能够快速的辅助工作人员将钢绳缠绕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缠绕轴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能够根据缠绕需求调节缠绕轴的高度,并且方便卸载钢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缠绕轴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包括底座,缠绕轴和电机,所述底座上还垂直固定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缠绕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缠绕轴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还设置有使第一滑块沿着第一导轨上下滑动并定位在第一导轨上的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导轨还设置有使第二滑块沿着第二导轨上下 滑动并定位在第二导轨上的定位结构。
其中,所述定位结构为一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底座上,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活塞杆的上端分别顶住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底部。
其中,所述定位结构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底盘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千斤顶的顶部托座分别顶住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底部。
其中,所述缠绕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分别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上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缠绕轴大小相适应孔,所述缠绕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孔内。
其中,所述缠绕轴的两端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缠绕轴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脱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的外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缠绕轴和电机,所述底座上还垂直固定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缠绕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缠绕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轨以及与第一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第二导轨以及与第二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并将缠绕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能够根据缠绕需求调节缠绕轴的高度,并且方便卸载钢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缠绕轴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缠绕轴;3-电机;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8-定位结构;9-挡板;1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缠绕轴2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缠绕轴2高度的钢绳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缠绕轴2和电机3,所述底座1上还垂直固定有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导轨4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6,所述第二导轨5内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二导轨5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块7,所述缠绕轴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所述电机3与缠绕轴2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轨4以及与第一导轨4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6,第二导轨5以及与第二导轨5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7,并将缠绕轴2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上,能够根据缠绕需求调节缠绕轴2的高度,并且方便卸载钢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通用钢绳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通用钢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1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经编机张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闸板式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