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引弧角结构的动触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1642.9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邹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引弧角 结构 动触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引弧角结构的动触桥。
背景技术
接触器,主要包括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其工作原理通常为:当电磁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动,电磁系统的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及触头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接通、主电路得以接通;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系统的吸力消失,衔铁和动触头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运动,触头断开并产生电弧,电弧在灭弧装置中受到冷却熄灭,主电路断开。
由于接触器中产生的电弧易直接烧触头,进而造成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触头系统的动触桥上设置引弧角结构,将电弧进入灭弧装置的指定位置。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312088U公开的一种带V型引弧角触头的引弧板,引弧板的两端的触桥位置设有V型结构的引弧角,触桥向上弯折。上述引弧角结构为动触桥的两端向上弯折,且端部设置为V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弧对触头的损伤,但是,向上弯折的结构本身易变形,加之引弧角结构经常受到电弧的持续燃烧,更加剧了变形问题,因此,上述引弧角结构易出现变形,从而与其他部件接触,卡住动触桥,使动触桥与静触桥的接通、断开不畅,尤其是在小规格接触器中,动触桥体积较小,通常薄而窄,更易出现引弧角结构变形,甚至被电弧烧断、掉落,引起接触器故障乃至电气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是现有技术中动触桥的引弧角结构在引弧的过程中易变形,从而易引发接触器事故或电气事故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引弧角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并且可起到引弧效果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角结构的动触桥,包括触桥本体与引弧角,所述引弧角设置于所述触桥本体的两端,为所述触桥本体的端部弯折至与所述触桥本体贴合而形成;所述引弧角上还设有固定部,适于所述引弧角固定于所述触桥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凸台,适于与所述触桥本体上的凹腔嵌合固定。
或者,所述固定部位凹腔,适于与所述触桥本体上的凸台嵌合固定。
所述凸台及凹腔为冲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桥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设置于所述触桥本体与所述引弧角弯折贴合的部位上。
所述触桥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包括触桥本体与引弧角,所述引弧角为所述触桥本体的两端部弯折至与所述触桥本体贴合而形成,并通过设置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触桥本体上。这样的结构既可以起到引弧作用,同时,结构稳定,可保证引弧角结构即使在受到电弧持续燃烧时也不易变形,避免了因引弧角结构变形而与其他部件接触、卡住动触桥的问题,并且,由于所述引弧角上设置有固定部,即使引弧角因为长期使用而局部烧断,也不会出现引弧角掉落、损坏接触器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凸台或凹腔,通过凸台凹腔的嵌合,使所述引弧角固定于所述触桥本体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引弧结构的动触桥装入接触器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触桥本体,11-安装孔,2-引弧角,21-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实用新型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1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灭弧型交直流通用辅助开关
- 下一篇:防甩杆的加力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