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2604.5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童朝阳;陶振钢;袁颖;薛明明;姚晨玲;宋振举;徐云洁;顾国嵘;杨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振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性气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一次性气切套管。
背景技术
当下的气管切开这一治疗手段随着、使用的气切套管的材料多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材料,与生物组织的相容性相对来说也较差,在与人体器官接触时会存在反应较大,存在刺激人体产生较多分泌物的缺点。
目前的气切套管的气囊的上方存在唾液等分泌物造成的粘液积聚(也称粘液湖),其会导致插管呼吸机相关肺炎(例如吸入式肺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因此如何增强气切套管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并减少粘液积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增强气切套管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并减少粘液积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气切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套管主体的前端的气囊,所述插管主体的末端设置有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端口,所述插管主体包括套管管芯与套管,所述套管管芯穿套在所述套管中,所述气囊嵌附于所述套管的外壁;所述套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气囊管通路;所述套管的管壁的外后侧管壁内设置有粘液引流通道,所述气切套管靠近所述气囊上缘处设置有粘液引流孔。
可选的,所述粘液引流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的粘液引流管和设置在所述粘液引流通道的与所述粘液引流孔相通的第二孔。
可选的,所述粘液引流孔位于所述套管主体的末端靠近所述气囊上缘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气囊嵌附于所述套管的前端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插管主体的前端设置有通气口。
可选的,所述管芯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所述套管的材质为硅胶。
可选的,所述气囊管通路与外接充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粘液引流通道与所述外接吸引装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内外双层结构,套管管芯为传统的PET等材料,套管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硅胶等材料改善组织组织相容性,
本实用新型在气管导管外侧的气囊上方开口设置粘液引流孔及与所述粘液引流孔相通的排液管,并设置粘液引流通道,所述粘液引流孔与粘液引流通道相连通并与外接引导装置相连接,有助于粘液的排除,减少粘液积聚,解决粘液湖的问题,降低了插管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气切套管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气切套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目前,一次性气切套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气切套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差,分泌物较多,气囊上方粘液积聚,引起病人肺部感染等诸多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气切套管10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一次性气切套管100包括插管主体(图中未标出)和设置在所述插管主体(图中未标出)的前端1(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端1包括气切套管内口)的气囊3(所述气囊3为低压气囊)。所述插管主体(图中未标出)包括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与套管4(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套4也称为气切套管通气管),所述气囊3嵌附于所述套管4的外壁5;所述插管主体(图中未标出)的前端1设置有通气口9(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口9为套管管芯的内头端口),所述插管主体(图中未标出)的末端2设置有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端口8(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端口8为套管管芯的末端口)。
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穿套在所述套管4中,所述套管4设置有第一槽口,气囊管通路6从所述第一槽口穿套入所述套管4(所述气囊管通路6与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并排穿套在所述套管4中)。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的外后侧设置有粘液引流通道7(所述粘液引流通道7通常设置在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管芯套在所述套管4的内部)的内壁上,并独立于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设置,但与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共用一个管壁,所述粘液引流通道7与所述套管管芯(图中未标出)不相通),所述粘液引流通道7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振钢,未经陶振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2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橡胶晶振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野外急救用便携式氧气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