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3886.0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登斌;李红斌;鄢毅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文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22 | 分类号: | H01Q3/22;H01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载双 波段 共用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的工作频带已从单一波段(如C波段)扩展到同时工作在两个波段(如C、Ku波段),为接收两个波段的卫星信号,目前常使用可接收两个波段信号的复合高频头,通过一副天线接收两个波段的卫星信号。
然而,在船载卫星通信应用领域,这种复合高频头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一方面,复合高频头接收的信号衰减大,其接收的信号强度远不如独立的单波段高频头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高,另一方面,复合高频头极易出现信号干扰状况,当正常接收一个波段的卫星信号时,又接收到了另一波段的卫星信号,甚者会出现接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该装置利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接收两个波段的卫星信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高,不易受干扰,使用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盒体、金属盒体中的两个不同波段的单波段高频头、金属盒体侧面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与两个单波段高频头相连接;
该驱动单元通过该传动单元驱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运动至天线的焦点位置。
进一步的,
装置还包括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装置还包括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两个单波段高频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该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为步进式电机,所述传动单元为丝杆、丝母、导轨。
所述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为C波段高频头和Ku波段高频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是通过驱动单元驱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运动至天线的焦点位置,以实现分别接收两个波段的卫星信号,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接收对应波段的卫星信号,不仅接收的信号强度高,且不易受干扰,能够实现使用一副天线接收到两个波段且正常、清晰的卫星信号,适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包括金属盒体1,金属盒体1内置有两个不同波段的单波段高频头21、22,金属盒体1侧面设有驱动单元3,该驱动单元3通过传动单元与金属盒体1内的两个单波段高频头21、22相连接,以带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运动至天线的焦点位置。
装置还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于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为步进式电机,传动单元可以是丝杆41、丝母42、导轨43,步进式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丝杆41、丝母42、导轨43与两个单波段高频头21、22相连接,主控芯片根据其内已设定好的参数控制步进式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运动至天线的焦点位置。
于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两个单波段高频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该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与主控芯片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任意一个工作中的单波段高频头所采集的微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调理电路的调理后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的强弱控制驱动单元动作,驱动单元带动单波段高频头运动,直到单波段高频头运动至天线焦点位置,其所采集的信号强度最高。
所述的两个不同波段的单波段高频头,分别为C波段高频头和Ku波段高频头。
所述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已属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船载双波段共用天线装置,是通过控制驱动单元驱动两个单波段高频头分别运动至天线的焦点位置,从而实现分别接收两个波段的卫星信号,利用不同的单波段高频头分别接收对应波段的卫星信号,不仅接收的信号强度高,且不会产生干扰,使用效果良好,适于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文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文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3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