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286.6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交流 电笔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接触式市电交流验电笔(俗称“电笔”)的使用十分普及,它的使用原则要求表笔头必须接触相线(即火线),但在有些场合它却显得无能为力,如查找电热毯的断丝、隐藏在墙体中的走线出现断路等,限制了其的使用范围,而且,接触相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接触式市电交流验电笔,不适用查找电热毯的断丝、隐藏在墙体中的走线出现断路等场合,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不用直接接触火线,检测到交流电的存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检拾片M、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发光二极管D1和钮扣电池G,所述金属检拾片M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钮扣电池G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钮扣电池G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1与钮扣电池G的正极相连接,所述钮扣电池G的正极还串联有开关S1。
前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电流放大倍数β大于50倍,在70-120倍之间。
前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R1的阻值为30Ω。
前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检拾片M为T字形状的铜片,横侧边为检测面,竖侧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钮扣电池G为钮扣式氧化银电池,两端电压为3V。
前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S1为单刀单掷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当金属检拾片路靠近断路的220 V交流电火线一侧时,会感应到微弱的50 Hz交流电信号,经多级三极管放大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出亮光,便查出断路位置,不用直接接触火线,检测到交流电的存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感应式交流验电笔电路,包括金属检拾片M、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发光二极管D1和钮扣电池G,金属检拾片M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钮扣电池G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钮扣电池G的正极相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1与钮扣电池G的正极相连接,钮扣电池G的正极还串联有开关S1,能够在不使用时,断开电源,防止误操作发光二极管D1亮起,浪费能源,开关S1为单刀单掷开关,使用方便。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电流放大倍数β大于50倍,在70-120倍之间,能够将金属检拾片M感应的微弱的交流信号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D1发出亮光,所述限流电阻R1的阻值为30Ω,防止流经发光二极管D1的电流过大,烧坏发光二极管D1,所述金属检拾片M为T字形状的铜片,横侧边为检测面,竖侧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钮扣电池G为钮扣式氧化银电池,两端电压为3V,体积小,方便固定到电笔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