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360.4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洪彦铭;丘增杰;田育玮;吴为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8 | 分类号: | H01Q1/48;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通讯 装置 单极 lte 宽频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特别是指在电子通讯装置内部的天线载板的表面,设有一U型单极天线和一接地路径,由于接地路径的长度比单极天线的长度长且不对称,使单极天线和接地路径相互作用时可形成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低频模态。
背景技术
为了简化现有网络架构,减少3G转换中的潜在不良因素,基于旧有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所开发出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简写为LTE),自2004年被日本NTT DoCoMo公司提出后,如今已成为应用在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讯标准。
由于LTE的接口与2G和3G网络互不兼容,所以LTE需同原有网络分频段营运,并需使用调变技术以提升网络容量及速度。
一般而言,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载速率和75Mbit/s的上传速率,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讯需求,支持多播流和广播流,并支持1.4MHZ至20MHZ的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频段,达到支持分频双工(FDD)和分时双工(TDD)通讯,接受使用同样无线连接技术的分时半双工通讯,又能够交互操作已有的通讯标准(如GSM/EDGE,UMTS和CDMA2000),并可与他们共存,以提供用户可以在拥有LTE讯号的地区进行通话和数据传输,在LTE未覆盖区域则可直接切换至GSM/EDGE或基于W-CDMA的UMTS,甚至是3GPP2下的CDMAOne和CDMA2000网络。
因此,以应用LTE网络为主的天线结构专利陆续被开发出,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84419号“可调式长期演进(LTE)天线结构”的专利,其主要利用天线馈入点的直流信号控制一二极管的导通或切断,以改变天线结构的电压驻波比,形成两种不同操作频段。中国台湾公告第M409554号“LTE天线”的专利,是设有第一接地区段、中间区段和第二接地区段,其中第二接地区段作为天线的接地平面,第一接地区段、中间区段和第二接地区段之间的区域作为天线的发射端。
由于现有天线结构过于复杂,不易提供低频的天线功能,本设计人进行研究改进,经多次测试终于有本实用新型方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
依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包括有单极天线和接地路径,通过单极天线和接地路径的相互作用以产生LTE低频模态,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其中接地路径为多重绕线,其路径长度大于单极天线的长度,而形成涵盖670MHz的低频模态频宽,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为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立体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天线载板放大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实施时的电流路径分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实施时的第一模态电流分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实施时的第二模态电流分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接地路径变化与天线模态变化波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通讯装置的单极LTE低、宽频天线结构的单极天线变化与天线模态变化波形图。
【符号说明】
100:电路板 200:天线载板 300:LTE低、宽频天线
21:第一表面 22:第二表面 23:第三表面
4、4A、4B:单极天线 41:信号馈入端
5、5A、5B:接地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溢流阀的单向锁
- 下一篇:倒F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