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固定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418.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姣姣;沈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贴。
背景技术
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便于进行长期的输液治疗。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受到广泛的应用。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护理,不仅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能,留置针的体外保护尤其重要。
目前,留置针的导管、针座部分主要通过保护膜或者保护贴贴于患者的皮肤粘贴固定,而留置针的延长管通过一条胶带贴于患者的皮肤粘贴固定,留置针的接头通常无定位,并暴露在外。由于留置针通常需要使用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留置针的接头暴露在外期间容易被外环境污染,也容易被苍蝇、蚊子之类的昆虫在留置针的接头处留下大量细菌,进而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容易被细菌感染,易于产生并发症,而且,由于留置针的接头没有定位,它会随着患者的运动产生剧烈摆动,而延长管仅通过一条胶带定位,胶带与皮肤的粘着力差,容易使留置针的延长管的定位胶带脱落,进一步引起留置针导管脱落,这种方式固定的留置针留置时间短,需要经常更换留置针,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护士的工作量,还会增加患者的用材费用。有的留置针通过胶带定位后整体通过布质管状的保护套套住,虽然能够防止接头摆动,但是固定不方便,通用性差,而且通风效果差,容易聚集热量并滋生大量细菌,进而使患者容易被细菌感染,易于产生并发症。还有的留置针的延长管、接头整体也通过保护膜或者保护贴整体贴于患者的皮肤粘贴固定,但是这种方式下,每次输液均需要撕开保护膜或者保护贴并且跟换,非常不方便,同样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护士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贴,它使留置针不易被污染,而且固定效果好,使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护士的工作量,以及减少患者的用材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留置针固定贴,包括用于与皮肤粘贴的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面涂有医用粘胶形成粘贴面,该粘贴面用离型材料层覆盖,所述基层的顶面分别设置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的固定带和用于遮盖留置针接头的防护片,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在基层的顶面上的基部,基部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贴带,基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第三粘贴带,三条粘贴带的宽度相等,三条粘贴带相互平行且错位排列,基部两侧的粘贴带相向翻折时包围成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的管状腔,所述基部以及三条粘贴带的上端面均涂有医用粘胶并用离型材料层覆盖,所述防护片的一侧端固定在基层的顶面上,另一侧端与基层的顶面上设置的固定层可拆卸连接,防护片与基层的顶面之间形成用于遮盖留置针接头的管状腔,所述用于遮盖留置针接头的管状腔与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的管状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固定带与防护片相邻。
所述固定带与防护片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
所述防护片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粘扣层,所述固定层为第二粘扣层,第一粘扣层与第二粘扣层配合固定。
所述基层、固定带以及防护片的材料均为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