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5180.8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4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明勇;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B21D37/1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又称铜鼻子、线鼻子、铜接线鼻子、铜管鼻、铝鼻子等,接线端子是用于电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的连接件,顶端为固定连接的螺丝孔,末端为连接剥皮后的电线电缆铜铝芯。
接线端子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折弯部位多,精度要求高、外形细长、需求量大等特点,接线端子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铜管用冲压工艺制作,其冲压工序主要包括切断、倒角、拍平、冲孔四个工序,一共需要四次冲压。其缺点在于: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节约原材料的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该级进冲压模具采用铜管制作接线端子,其创新点在于: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导柱导套结构;
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拍平工位及冲孔切断工位,
所述拍平工位的上模板的下端面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上活动模、第一上冲模及第二上活动模,相应的,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下冲模、下活动模及第二下冲模;
所述第一上活动模通过上垂直导向机构A与上模板连接,该第一上活动模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块A;所述第二上活动模通过上垂直导向机构B与上模板连接,该第二上活动模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块B;所述下活动模通过下垂直导向机构与下模板连接,该下活动模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块C;
所述下模板上的第一下冲模、下活动模及第二下冲模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供铜管移动的弧形凹槽;在所述第一下冲模在弧形凹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于该第一下冲模的限位杆A;所述第一上冲模的下端的两侧具有弧形倒角结构;
所述冲孔切断工位的上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上活动模,相应的,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三下冲模;所述第三上活动模通过上垂直导向机构D与上模板连接,该第三上活动模与上模板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块D;在所述上模板在铜带移动路劲上还安装有两个冲针,且在两个冲针之间还设置有弧形刀,相应的,所述第三下冲模在铜带的移动路劲上设置有两个冲针通孔,及弧形通孔;
在所述上模板在第三上活动模的末端的位置设置在铜管移动路劲两侧的限位杆B;
进一步的,所述上垂直导向机构A包括导向螺杆A、锁紧螺母A和压紧机构A,所述上模板上开有沉头螺纹孔A,所述导向螺杆A由上端螺纹体A、中间光杆体A及下端螺纹体A组成,上端螺纹体A与所述上模板的沉头螺纹孔A螺纹固定,下端螺纹体A穿过所述第一上活动模的下端面并通过锁紧螺母A锁紧,该第一上活动模可在所述中间光杆体A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垂直导向机构B包括导向螺杆B及锁紧螺母B,所述上模板上开有沉头螺纹孔B,所述导向螺杆B由上端螺纹体B、中间光杆体B及下端螺纹体B组成,上端螺纹体B与所述上模板的沉头螺纹孔B螺纹固定,下端螺纹体B穿过所述第二上活动模的下端面并通过锁紧螺母B锁紧,该第二上活动模可在所述中间光杆体B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垂直导向机构C包括导向螺杆C及锁紧螺母C,所述下模板上开有沉头螺纹孔C,所述导向螺杆C由上端螺纹体C、中间光杆体C及下端螺纹体C组成,上端螺纹体C与所述下活动模的上端面并通过锁紧螺母C锁紧,下端螺纹体D与所述下模板的沉头螺纹孔C螺纹固定,该下活动模可在所述中间光杆体C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上垂直导向机构D包括导向螺杆D及锁紧螺母D,所述上模板上开有沉头螺纹孔D,所述导向螺杆D由上端螺纹体D、中间光杆体D及下端螺纹体D组成,上端螺纹体D与所述上模板的沉头螺纹孔D螺纹固定,下端螺纹体D穿过所述第一上活动模的下端面并通过锁紧螺母D锁紧,该第一上活动模可在所述中间光杆体D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块A、弹性缓冲块B、弹性缓冲块C及弹性缓冲块D为弹性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块A、弹性缓冲块B、弹性缓冲块C及弹性缓冲块D为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5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OB型LED光源组件及具有该光源组件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