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6138.8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南学芳;郁敏;高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秀敏 |
主分类号: | G10L15/28 | 分类号: | G10L15/28;G10L15/3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声音 信号 处理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特别是一种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主要应用于生理信息、健康监测、疾病诊断、远程监控、声音识别、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中的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声音分析技术,是指通过声音识别等核心技术将非结构化的声音信息转换为结构化的索引,实现对海量录音文件、音频文件的的知识挖掘和快速检索。在生理信息、健康监测、疾病诊断、远程监控、声音识别、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中广泛存在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需求。例如在疾病诊断方面,可以通过声音中特征信息的提取、识别、分类等处理手段,判断语言障碍、声音发育、语言脑部区域等症状,甚至可以进行前期预测,进行病情早期预警,便于进行早期病情跟踪和早期干预治疗。
在先技术中,存在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参见美国专利,名称: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专利号:US8498862B2,授权日期:2013年7月30日,申请人是日本两个公司,Sanyo Electric公司和Sanyo Semiconductor公司,此在先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存在本质不足:系统比较复杂,不便于实现;系统中各部件相连接均为物理连接,无法实现远程信号处理和分析,限制了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声音信号处理分析装置,包括:
声音信号传感器:用于收集声音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
终端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电信号放大;
终端控制器:用于控制声音信号的转发、接收以及显示;
终端信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经所述终端信号放大模块放大后的声音信号;
远程端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的声音信号;
远程端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远程端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放大;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经所述远程端信号放大模块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并得到声音信号的特征信息;
算法特征数据库: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析处理声音信号时形成双向信号传输链接;
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的声音信号的特征信息;
终端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经所述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的特征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特征信息传输给所述的终端控制器;
信息显示模块:与所述终端控制器连接并受所述终端控制器控制,用于显示所述的特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声音信号传感器与终端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且进行放大;终端信号放大模块信号输出端与终端控制器相连接;终端控制器电信号输出端与终端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将信号传输给终端信号发射模块,终端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以无线方式向外传输;终端信号发射模块与远程端无线接收模块相互对应,形成一对无线信号发射和接受信号链路;远程端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输出端与远程端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接收到终端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并通过远程端信号放大模块进行信号放大;远程端信号放大模块的放大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与算法特征数据库存在信号双向传输链接,信号处理模块收到的信号经过算法特征数据库中适当算法和特征提取比对方法的数据信息挖掘后,将特征信息传输出去;信号处理模块特征信息输出端与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特征信息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终端无线接收模块与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形成一对无线信号发射和接受信号链路,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与终端无线接收模块之间为无线信号链接,终端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远程传输的特征信息;终端无线接收模块与终端控制器相连接,将特征信息传输给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的特征信息输出端与信息显示模块相连接,将特征信息显示出来。
作为优选,所述的终端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的远程端无线接收模块之间以及所述的远程端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的终端无线接收模块之间均采用GPRS方式进行信号传输。GPRS通信方式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且传输速度相对较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秀敏,未经高秀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TFE双层绝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缸箱式PLC及组态学习培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