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6426.3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屈臻辉;胡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纺 紧密 压气 管路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属于毛纺紧密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纺细纱机与棉纺的环锭纺细纱机相比,纺纱原料的纤维长度不同,棉纤维的长度一般为25-35mm,而毛纤维的长度多为60-150mm,因此毛纺的牵伸罗拉和上罗拉皮辊比较粗大,罗拉隔距也比较大,与之相适应的摇架体积较大。再则因毛纤维较长加之毛纤维之间的纤维抱合力也较大,所以要求摇架压力较大,才能保证牵伸毛纤维所需的牵伸握持力和牵伸力,进而使得人工打开和关闭摇架所用的手柄力较大,故毛纺紧密纺装置通常采用三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由于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比三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具有维护使用费用低、纱线强力高、便于生产管理等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毛纺采用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
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是在主牵伸的下游增加了一个负压气流集聚区,而负压集聚管上部负压集聚槽工作面比较宽,容易布置负压吸气孔接头,因此目前的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配套的吸气管道是通过主管与风道连接,但吸气管道的位置都是经过摇架两侧的牵伸皮辊及集聚网格圈的外部通道接入负压气源,即吸气管道设置在两组牵伸皮辊和阻捻皮辊之间通道并在集聚网格圈夹持毛纤维的前侧上部。而用毛纺纱线织成的织物多为高档面料,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有时甚至一天换2~3个品种,对于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吸气连接道占据了更换纺纱品种时放置粗纱毛条的通道,造成操作极大的不便;如更改操作人员的正常操作习惯,由于用于毛纺的摇架压力较大,掀开摇架手柄时所需的压力也相应的较大,造成挡车工很大的劳动强度,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放置粗纱毛条的通道的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包括与风道连接相通的主管以及用于连接主管和负压集聚管的吸气连接管,牵伸罗拉和带有负压腔的负压集聚管安装在罗拉座上,小罗拉安装在罗拉座或安装在负压集聚管上并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连接管位于小罗拉和牵伸罗拉的后部,或吸气连接管位于牵伸罗拉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将吸气连接管设置在小罗拉和牵伸罗拉的后部或位于牵伸罗拉的下部,将吸气管道能设置在牵伸皮辊及阻捻皮辊与集聚网格圈夹持毛纤维的后部或下部,使吸气连接管不会占据更换纺纱品种时放置粗纱毛条的通道,不会更改操作人员的正常操作习惯,故而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正常操作,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中的一种集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集聚管的下吸气口连接机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中压集聚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中压集聚管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负压集聚管,1-1—下安装导向面,1-2—型材端口,1-3—沉槽,1-4—负压吸气孔,1-5—负压集聚槽,1-6—轴承座,2—吸气孔接头,2-1—导向斜面,3—小罗拉,4—端塞,5—张力机构,6—断头吸毛管,7—定位座,7-1—定位连接管,7-2—吸毛管支座,7-3—支架板,8—集聚网格圈,9—定位接头,10—吸气连接管,11—牵伸罗拉,12—阻捻皮辊,13—牵伸皮辊,14—主管,15—罗拉座,16—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毛纺紧密纺负压气流的管路连接机构,包括与风道相通的主管14以及用于连接主管14和负压集聚管1的吸气连接管10,牵伸罗拉11和带有负压腔的负压集聚管1安装在罗拉座15上,主管14通过三通接头16分别与两个吸气连接管10连接,通过主管14将负压气流通入两侧的负压集聚管1内,给负压集聚管1提供所需对毛纤维进行集聚的负压气流。本实用新型负压集聚管1沿集聚工作面的管壁上设有与负压腔相通的一个以上的负压集聚槽1-5和两端的型材端口1-2,可密封的型材端口1-2上安装有端塞4,以保持集聚管内负压气流不会泄露,毛纤维随集聚网格圈8的转动对经过负压集聚管1的负压集聚槽1-5而实现集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