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7620.3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际;董学;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PDA、数码相机等显示领域OLED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屏(LCD)。像素驱动电路设计是OLED显示器核心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与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利用稳定的电压控制亮度不同,OLED属于电流驱动,需要稳定的电流来控制发光。
由于工艺制程和器件老化等原因,在原始的2T1C驱动电路(包括两个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和一个电容)中,各像素点的驱动TFT的阈值电压存在不均匀性,这样就导致了流过每个像素点OLED的电流发生变化使得显示亮度不均,从而影响整个图像的显示效果。
并且现有技术中,一个像素电路一般对应于一个像素,每个像素电路都至少包含一条数据电压线、一条工作电压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这样就导致相应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并且不利于缩小像素间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显示装置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并缩减显示装置中用于像素电路的信号线路数目,降低集成电路成本,同时提高显示装置的像素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两个子像素电路,
每一个子像素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开关单元、驱动单元、储能单元和电致发光单元;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用于在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接入的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将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接地;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数据电压线,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用于在控制端所接入的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电压线中的电压写入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
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储能单元的第二端,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用于在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接入的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将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用于在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接入的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电致发光单元相连,用于在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接入的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单元提供的驱动电流导入到所述电致发光单元;
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在两个子像素电路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均接入第三扫描信号线,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均接入第二扫描信号线;第一子像素电路的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均接入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子像素电路的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均接入第四扫描信号线;
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一个第六开关单元,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工作电压线,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子像素电路的驱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五扫描信号线,用于在所述第五扫描信号线的控制下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各个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各个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各个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
优选的,各个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均为P沟道型。
优选的,所述储能单元为电容。
优选的,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优选的,所述像素电路的两个子像素电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像素内。
优选的,所述两个相邻像素分别位于所述数据电压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两个相邻像素位于所述数据电压线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7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