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力蓝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7924.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汤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力 蓝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阻力蓝空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皮穿刺术是现代介入治疗技术中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血透导管、鞘管、引流导管等血管内导管留置,临床操作须先经皮穿刺进入血管后留置导引导丝,再经由导引导丝引入各种诊疗用导管。但经皮穿刺必不可少的穿刺工具主要为穿刺针、Y形针、蓝空针,蓝空针主要与穿刺针配套使用。常规蓝空针都存在活塞与筒体内壁阻力较大而无法判断是否误穿刺到动脉血管的问题,存在导丝、导管误入动脉血管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低阻力蓝空针,它具有密封圈与筒体低阻力配合及活塞的前后密封圈随着前后压力差的动态密封性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阻力蓝空针由筒体、锥体、活塞、密封圈、推拉杆紧固圈、通道、推拉杆、硅胶密封体、按手、推拉杆卡槽、锥体卡环、锥体紧固圈、活塞内槽及自由空间组成,密封圈与筒体内壁为弹性过盈配合。这种结构的蓝空针的活塞内槽由于有了锥体紧固圈及推拉杆紧固圈的配合,且由于锥体卡环与推拉杆卡槽的配合,活塞已经得到相对于推拉杆的轴向定位。由于活塞内槽在除锥体紧固圈及推拉杆紧固圈之外留有自由空间,密封圈在受到筒体内壁的压力时会向内让步,且密封圈随着使用时活塞前后压差的高低而产生向外或向内的低角度翻转,从而实现了活塞的密封圈与筒体低阻力配合及活塞的前后密封圈随着前后压力差的动态密封性问题,因人体动脉血压大于其静脉血压,当穿刺针误入动脉血管时,其动脉血液的压力将克服低阻力蓝空针密封圈与筒体之间的摩擦力而使推拉杆朝按手的方向移动,达到临床使用时引导医务人员有效判断是否误穿刺人体动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筒体,2.锥体,3.活塞,4.密封圈,5.推拉杆紧固圈,6.通道,7.推拉杆,8.硅胶密封体,9.按手,10.推拉杆卡槽,11.锥体卡环,12.锥体紧固圈,13.活塞内槽,14.自由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
低阻力蓝空针由筒体(1)、锥体(2)、活塞(3)、密封圈(4)、推拉杆紧固圈(5)、通道(6)、推拉杆(7)、硅胶密封体(8)、按手(9)、推拉杆卡槽(10)、锥体卡环(11)、锥体紧固圈(12)、活塞内槽(13)及自由空间(14)组成,密封圈(4)与筒体(1)内壁之间为弹性过盈配合。这种结构的蓝空针的活塞内槽(13)由于有了锥体紧固圈(12)及推拉杆紧固圈(5)的配合,且由于锥体卡环(11)与推拉杆卡槽(10)的配合,活塞已经得到相对于推拉杆(7)的轴向定位。由于活塞内槽(13)在除锥体紧固圈(12)及推拉杆紧固圈(5)之外留有自由空间(14),密封圈(4)在受到筒体(1)内壁的压力时会向内让步,且密封圈(4)随着使用时活塞(3)前后压差的高低而产生向外或向内的低角度翻转,从而实现了活塞(3)的密封圈(4)与筒体(1)内壁的低阻力配合及活塞(3)的前后密封圈(4)随着前后压力差的动态密封性问题,因人体动脉血压大于其静脉血压,当穿刺针误入动脉血管时,其动脉血液的压力将克服低阻力蓝空针密封圈(4)与筒体(1)之间的摩擦力而使推拉杆(7)朝按手(9)的方向移动,达到临床使用时引导医务人员有效判断是否误穿刺人体动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7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专用的器具灭菌装置
- 下一篇:医用气体终端液体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