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滚筒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8529.3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蔡贤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贤昆 |
主分类号: | C25D17/16 | 分类号: | C25D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拼成电镀滚筒的电镀滚筒网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镀滚筒网板大体采用呈板状的结构,并且在其上设有多个通孔。采用这种结构的电镀滚筒网板拼接而成的电镀滚筒,在使用过程中易使薄片状的电镀工件粘附在电镀滚筒上,致使电镀工件附随电镀滚筒转动而无法与电镀液充分接触。再者,这种结构的电镀滚筒网板也不利于电镀液渗透到滚筒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滚筒网板,其可避免电镀工件吸附在该电镀滚筒网板上,也能够利于电镀液透过该电镀滚筒网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镀滚筒网板,包括主板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凸棱和若干条第二凸棱,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第一凸棱与第二凸棱相互交错;在所述主板体上设有通孔,并且通孔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凸棱与相邻的两条第二凸棱所围成的区域内;通孔的内径自主板体的下表面向主板体的上表面方向逐渐缩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所述主板体的周沿上具有边沿部,该边沿部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增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滚筒网板通过采用凸棱的结构可避免电镀工件吸附在该电镀网板上。
2、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滚筒网板的结构有利于电镀液的渗透。
3、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滚筒网板在拼接成电镀滚筒时焊接方便且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A-A的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本实实施例给出的电镀滚筒网板用于拼接成电镀工艺中所使用的电镀滚筒。该电镀滚筒包括主板体1,在所述主板体1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凸棱2和若干条第二凸棱3,第一凸棱2和第二凸棱3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如图1中所示,第一凸棱2与第二凸棱3相互交错。通过采用这种形状的凸棱,在使用过程中,电镀工件与凸棱形成线接触,大大地减少了电镀工件与凸棱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电镀工件吸附在网板上。在所述主板体1上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径自主板体的下表面向主板体的上表面逐渐缩小。采用这种结构的通孔,使得电镀液容易渗透到电镀滚筒内。通孔4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凸棱2与相邻的两条第二凸棱3所围成的区域内,通孔采用这种位置结构,使得作为电镀液渗透的通道具有两段,如图4中所示,内径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整体成腰形,有利于电镀液透过该电镀滚筒网板。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主板体1的周沿上具有边沿部5,该边沿部5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增厚,即边沿部呈梯形。使得该网板具有较大的焊接面,便于焊接且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的横截面采用四边形的结构。与此相等同的,也可以是其它开关的多边形结构,例如是三边形或五边形等形状。当然,其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贤昆,未经蔡贤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8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连杆铰接折叠机构的落地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PCB板的电镀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