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烘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8543.3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季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炜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武义县白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坚果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烘池。
背景技术
将热风打入普通百叶烘干机、不锈钢烘池烘制浸味后的花生、瓜子等休闲食品已有多年历史。近几年来,山核桃、美国大杏仁、碧根果等坚果炒制加工厂也采用了百叶烘干机、不锈钢烘池等设备对浸味后的坚果进行烘制。用不锈钢烘池等对浸味后的坚果等物料进行烘制,它的好处就是既卫生产量又高,而且安装方便。
现有的烘池采用单层烘池,烘好一池物料通常需5~6小时,甚至7~8小时,存在的技术缺陷为:产量较低、能耗较大、厂房占地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单层烘池的产量较低、能耗较大、厂房占地面积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量高、能耗低、厂房占地面积小的双层烘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烘池,包括烘箱,所述烘箱的上部布置上池,所述烘箱的下部布置下池,所述下池的下方为匀风室,所述匀风室的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上池包括至少三组倒V型动烘板,每组倒V型动烘板包括两片冲孔板和两个连杆,所述两片冲孔板的上端相互铰接形成倒V形,两片冲孔板的下端分别与连杆的上端铰接形成动作端,所述连杆的下端与铰支座铰接,所述动作端与收合驱动机构连接,在倒V型动烘板打开状态下相邻的倒V型动烘板的冲孔板下端接触形成密封面;
所述下池包括至少三个固定倒V型烘板,至少三个固定倒V型烘板等间隔布置,在相邻固定倒V型烘板之间布置所述可翻转地水平动烘板,所述水平动烘板的长度与所述相邻固定倒V型烘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水平动烘板与翻转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收合驱动机构、翻转驱动机构均为气缸。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驱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产量高、能耗低、厂房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层烘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倒V型动烘板的示意图,其中,(a)为闭合状态,(b)为打开状态。
图4是固定倒V型烘板和水平动烘板的配合示意图,其中,(a)为闭合状态,(b)为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4,一种双层烘池,包括烘箱,所述烘箱的上部布置上池1,所述烘箱的下部布置下池2,所述下池2的下方为匀风室3,所述匀风室3的下端为出料口4,所述上池1包括至少三组倒V型动烘板5,每组倒V型动烘板包括两片冲孔板和两个连杆,所述两片冲孔板的上端相互铰接形成倒V形,两片冲孔板的下端分别与连杆的上端铰接形成动作端,所述连杆的下端与铰支座铰接,所述动作端与收合驱动机构连接,在倒V型动烘板打开状态下相邻的倒V型动烘板的冲孔板下端接触形成密封面;
所述下池2包括至少三个固定倒V型烘板6,至少三个固定倒V型烘板6等间隔布置,在相邻固定倒V型烘板6之间布置所述可翻转地水平动烘板7,所述水平动烘板7的长度与所述相邻固定倒V型烘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水平动烘板7与翻转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收合驱动机构、翻转驱动机构均为气缸。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驱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炜,未经季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8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的EGR废气均匀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莲子钻芯机的钻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