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9481.8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辉;刘丁丁;辜思恺;闫玉龙;游禹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械,特别是关于一种单吊点连接的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是建筑工地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起到向高空输送建筑材料的作用,其主要由导轨架、吊笼、驱动机构组成,导轨架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齿条,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电机和驱动齿轮等部件,驱动架与吊笼相连,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运动,带动吊笼上下运行。
参见图1所示,为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现有施工升降机的驱动架与吊笼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采用对称布置双吊点连接的方式,即以吊笼413为中心,左右对称布置两个吊点300与驱动架417连接,以保证吊笼413的受力均衡。
然而,对称布置的双吊点连接结构,使得驱动架417所受的合力位于驱动架417的中心线上,由于采用偏置齿条416的结构,驱动齿轮419与齿条416的啮合位置偏离驱动架417的中心线且相距驱动架417的中心线较远,即其所受到的偏转力矩较大,使得驱动齿轮419、齿条416背面的背轮420、以及驱动架417侧面的侧滚轮421受到较大的作用力,造成上述零部件极易磨损,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吊点连接的施工升降机,其能够改善双吊点的施工升降机的齿轮、背轮以及侧滚轮易磨损、使用寿命低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导轨架、驱动机构与吊笼,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架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架安装在所述导轨架上,所述导轨架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齿条背面设置有背轮,所述齿条夹设在所述背轮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所述驱动架与所述吊笼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进行单吊点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吊点位置位于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的啮合线与所述背轮的中心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和所述背轮位于所述驱动架的中心线的同一侧,且所述背轮的中心线位于所述驱动架的中心线与所述啮合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驱动架连接耳板、吊笼连接耳板、连接轴,所述驱动架连接耳板的非耳端与所述驱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吊笼连接耳板的非耳端与所述吊笼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架连接耳板的耳端与所述吊笼连接耳板的耳端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于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吊笼连接耳板为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架连接耳板的耳端插设于两个所述吊笼连接耳板的耳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为销轴或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在左右方向设置有侧滚轮,所述导轨架的主弦杆夹设在左右方向的两个所述侧滚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以顶置方式设置在所述吊笼的顶部,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驱动架的底部与所述吊笼的顶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实施例的施工升降机,驱动架与吊笼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进行单吊点连接,且连接装置的吊点位置位于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线与背轮的中心线之间,使得驱动齿轮、背轮、以及侧滚轮的水平受力变小,其各零部件的磨损减少,驱动齿轮、背轮、以及侧滚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且提高了施工升降机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2所示,该施工升降机包括导轨架11、驱动机构12和吊笼13。导轨架11由多个标准节上下堆叠组装形成,每个标准节由四根主弦杆14和多根横杆(图未示)、腹杆(图未示)焊接形成截面呈矩形的框体结构,导轨架11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齿条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9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电源盒式红外光幕
- 下一篇:一种自动绕线扎线装置